一旗谈 | 每月聚焦一个热点谈谈
(2022年12月9日)
小旗说:一旗谈是旗帜遴选独创的热点话题讨论课,每月开展一次,聚焦当月重大的时政考点,社会热点,通过团队研究整理成遴选常考的模式,比如概括总结类,原因分析类,对策建议类,引导考生从每天的热点新闻中提取遴选的题源,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最终取得遴选考试的好成绩!
背景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为我们做好基层协同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基层协同治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环节也存在协同程度低、协同效率低、协同责任不清等待补足的短板。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项目参与部门虽有协同形式,彼此间协作机制却未理顺,协同后仍是各干各的,不能完全形成合力,造成部分人力资源闲置。今年4月,中部地区某市人社局干部李冰被抽调到当地住建局,参与多部门协同的城市形象提升工作,然而到岗两个多月仍没下一线,只在办公室做些杂活。李冰说,部门间配合的机制没有理顺,大部分工作仍是住建局的同事在负责,其他抽调来的同事难以融入具体业务,“每天上班不知道该干啥”。
协同治理中,有的部门只是参与,热衷打卡留痕,并未对实际工作做出贡献。虽是多部门联动,工作效率却不高。南方某省一位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干部王昆说,曾有一次环保督察活动,工作小组成员涉及环保、农村、交通、林业等七八个部门,共十余人。但实际工作中,只需环保部门到场即可,其他同事只是拍照刷“存在感”。
采访中,有基层工作人员反映,在项目实施中承担的责任和权利不对等,推动工作缺乏抓手,让牵头部门“头疼不已”。“50多个部门配合的安全生产项目,过半部门到期迟交、漏交材料。我们还不敢催太急,生怕对方反感,后续材料就更收不上来了。”华北某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干部说,弱势部门如果作为牵头部门,就可能背上牵头责任,却没有牵头权力,只能干着急。
问题1∶请根据给定材料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问题2∶请根据给定材料,谈谈怎么才能协同治理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