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的学习笔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励前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鼓舞人心。作为承担国家创新战略使命的高新区,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进入新时代 吹响新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这个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建党、建军、建国、改革开放之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战略开始部署。天津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产物,近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天津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总量实现倍增发展,创新实力进入全国前列。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上,天津高新区更要敢于担当、毅然担当,肩负起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把握重要思想理论,系统进行战略部署,高标准建设好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高新区的探索和努力。
贯彻新理念 实现新突破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回顾过往,天津高新区聚焦高端产业,瞄准国内唯一或世界领先的前沿技术,聚集了国能新能源汽车、滨海光热、富通超导、航天五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二年,天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在全国率先提出“项目准入制”, 特别是在节能环保方面提出了十分严苛的门槛,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定位、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坚决说“不”,打造创新、生态、环保、宜居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技新城。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产业集聚和引领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高端产业生态,聚集和培育一批百亿、十亿级的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的行业国家级、世界级冠军,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二是在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天津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和主要责任。我们要找准定位,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建立研发平台,以领军企业聚集顶尖研发机构。同时,通过“创通票”制度、民营经济“天堂七条”、人才政策“黄金七条”、人才服务“便利七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三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建设,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并在北京举办了首场京津合作示范区研讨会。未来这里将主要承接健康医疗、休闲旅游、环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产业,打造成科技引领、生态宜居、职住平衡的现代化新城,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四是在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史上最严苛的“项目准入制”为标准把好项目关,加快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不断壮大蓝天产业联盟,并积极发挥联盟的作用,以科技手段推动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为2020年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五是在从严治党上实现新突破。要落实好天津高新区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面对新矛盾 提出新举措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一是全面发展经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的“三个着力”的要求,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产业创新,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尊重人才和人民,建立一个亲商、爱民、惜才的政府。关注企业中的“人”, 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秉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高新区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和人才发展的三个“七条”政策;坚持产城融合,不断完善学校、医院、公寓等配套设施,让高新区成为企业家和企业职工创业的“高地”、心灵的“港湾”。用心用力用情,民生工作要出亮点,争取在滨海新区走在前列,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三是开展精准扶贫。高新区怀着“拉手不发达地区,协同同奔小康”的初心,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河北,以及天津的宝坻、武清等地,通过输送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式,助推对口帮扶地区创新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史无前例的伟大斗争和自我挑战,每个人、组织、区域都必须整装前行,做好克服万难的准备。天津高新区必须付出更为艰苦、更为智慧的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履行新的使命,实现新的作为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