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遴选选调交流群:QQ685358828
旗帜遴选官网:http://www.qizhijiaofu.com/qzindex-2.html
【一旗谈】
(2019.11.13)
今日话题:2019 年 11 月 20 日起,滴滴顺风车将在北京等 7 城恢复试运营,服务时间朝 5 晚 11,女性服务时间朝 5 晚 8,后由于争议较大,改为针对所有用户服务时间为朝 5 晚 8。请问如何看待滴滴顺风车试运营期间,晚 8 点后不给女性用户提供服务?
“一旗谈”学员精彩发言集锦
学员1
滴滴顺风车晚八点后不给女性用户提供服务,是基于女性安全考虑,在网约车、顺风车女性多遭不幸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一考虑有其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女性享受不到同等便利,会有性别歧视的嫌疑,所以公众不买账。
这样一个规定的拟出台到被迫取消的过程,体现出公众对顺风车的需求与相应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公众的人身健康安全与公众出行秩序的矛盾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将治理和疏导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协调,企业增强自我管理相配合,多措并举解决公众出行难题:
一、鼓励多方运营,增加市场供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政府应在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方面下功夫,鼓励顺风车,滴滴网约车等新的出行运营模式的发展,激发行业运行活力,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作用,让市场供应更多样便利的出行服务,满足公众出行用车需求。
二、加强平台监管,保障规范运行。蚁穴不填,终将溃堤。要对出行服务运营商及其他服务提供者实时监管,对出现的苗头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
三、强化部门联动,维护公共安全。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发挥公安、电信、网络公司等多方主体的联动功能,织密一张安全网,出现安全问题能及时跟踪,及时处理。同时要运用科技手段,大数据平台,提供配套技术支持,提高效率,强化合作。
四、实行科学决策,增强企业自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政府和相关企业在制定行业政策规定或者行业规范时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多收集群众意见,倾听公众心声,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企业自身应增强行业自律,依法营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位道德,安全意识培训,时常自省、自改。
(点评:措施比较全面,不足的是语言规范度需要提高,有病句,读起来较拗口。措施一政府这方面有点泛泛而谈,鼓励多方运营没错,但是谈的角度可以新颖一点,或者把准一点怎么从优化营商环境出发来做。)
学员2
滴滴公司这一举措初衷是为了保护女性人身安全,虽然根据意见修改了女性出行限制时间段,但简单限制女性出行时间措施过于单一,起到的效果必定有限。
保护人们特别是女性的出行安全,需要监管部门、运营企业和社会凝心聚力,共同施策:
一是提高顺风车司机的入门门槛。交通、公安部门对顺风车司机背景审查前置,对于有猥亵、强奸、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一律不通过审核。
二是运营企业提升自律能力。发挥平台大数据作用,可采取乘客评价对顺风车司机进行考核并与收入挂钩。对于注册信息与司机、运营车辆不符等情形一律拉进黑名单。
三是健全快速报警和反应机制。平台设置一键报警,直接连线110接警平台。对于顺风车司机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顺风车司机违法犯罪行为、非法营运、侵害司机等行为。
四是倡导安全防范教育。全社会广泛宣传,单身女性打车出行尽量不要夜间、去偏远地方、随时注意行车路线等。在遇到犯罪分子时,学会必要的自救措施。
(点评:措施具体详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学员3
随着供给侧改革,放管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滴滴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漏洞,滴滴公司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及时查漏补缺指定(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缺少政府监管这只“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是不完整,为了更好推动第三方服务业的发展,还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
一、提高准入门槛。莫向之流辨浑浊,唯有从源头治理,才能从根本解决。为了提高滴滴司机的整体素质,在入网审查,人员识别,证件等方面加大审核力度。
二、加大培训力度。滴滴公司要承担主体责任,加大岗前,岗中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理论的测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要立即停职整顿。
三、完善信用平台。滴滴平台和国家信用平台对接,对失信用的人员,立即解雇。
四、增加监督渠道。完善举报制度,建立举报网址,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从事滴滴行业的车辆要在车内显眼的地方张贴举报电话。
五、提升国民安全意识。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自救的能力。
(点评:和上一位学员思路差不多,谈的较为具体,不足是漏洞明显,需要注意措辞和语言规范度问题。)
学员4
我认为滴滴作为一个市场化运营的企业有选择何时为何类客户提供服务的权利。
心连心服务。坚持以市场化为原则,滴滴企业在顺风车业务上按照市场化需求提供贴心服务是必然选择。再次上此项目,充分显示了市场需求并没有因为此事件就此消失,新兴业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政府和企业都不应该因为问题出现了就尝试逃避或者”一刀切”的态度,直接整改。政府应该加大从乘客上车到下车中各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采取交通运输企业行政容缺备案制度,让滴滴公司这样的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少跑路,优化服务,提高企业满意度。
点对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出租车以及乘客信息体系制度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打通司机信息以及乘客信息等部门间数据壁垒,明确司机合理的资质和条件。
线和线融合。依靠科技优化平台审核出租车司机信息力度,充分发挥AI人工智能和“雪亮工程”在服务乘客中的作用,设置一键预警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完善顺风车司机和乘客文明交通诚信红黑榜制度,让新科技筑牢安全线。
手拉手共建。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同向发力共筑服务旅客同心圆。政府强化资源整合,给与企业提供贷款,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让企业更好的服务百姓,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点评:角度新颖,为企业说话。但是措施具体阐述上有点逻辑不清晰,引导语是以企业为出发点的,措施混杂了企业和政府、行业、社会应该怎么做,建议分清条理阐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