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安徽成为引才汇智“强磁场”
“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开创‘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在近日召开的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要切实增强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的使命感、责任感。
实现安徽跨越发展,出路在创新、关键在教育、根本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都对安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一定要把这个搞好”。近年来,着眼打造最优“养人”之地、构筑人才发展高地,我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不断开创天下英才荟萃江淮的生动局面。
前不久“人造太阳”EAST运行时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近年来“墨子号”卫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显微镜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横空出世,深空探测、聚变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持续并跑领跑……在全国创新版图上,安徽之所以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篇章,根本原因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超前眼光赢得人才争夺战。据统计,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170万,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创新环境升至第3位,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平台持续提升,人才效能持续释放,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正因为有人才的有力支撑,才有了安徽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好气象。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对人才更加“如饥似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非但不能停下脚、慢下来、歇口气,还要有“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新能源汽车产业抢抓百年机遇,如何解决人才缺口?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如何更好促进人才链与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皖籍人才遍布海内外,如何持续推动“皖才回归”?构筑高端人才“塔尖”的同时,如何夯实乡土人才“塔基”?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营造拴心留人、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开创“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让各类人才对安徽一往情深、来安徽一见倾心、在安徽一展身手。
海纳百川引人才。我省人才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结构上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大格局、大气派、大手笔引进各类人才。顶尖人才、顶级支持,皖籍人才、欢迎“回家”,“眼睛向外”、海聚英才。坚持只要“值得”就要“舍得”,给予平台、项目、经费等大力支持。坚持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以才聚才,不断做大“人才朋友圈”。广泛集聚大批全球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使全省人才总量3年内突破1500万,形成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让安徽成为引才汇智的“强磁场”。
多措并举育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久久为功的“栽树工程”。抓好人才培养,要少些“蜻蜓点水”、大而化之,多些因人制宜、精准施策。独具慧眼,发掘“帅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投资青年,投资未来,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教育链支撑、人才链滋养、创新链驱动,让产业链“枝繁叶茂”。重视技能,夯实“塔基”,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的“江淮工匠”队伍。乡村人才,“土洋结合”,加快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多措并举育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显身手。
千方百计聚人才。人才集聚、科研攻坚,离不开优质平台载体。发挥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作用,让“头雁”奋飞带领“雁阵”齐飞。企业是聚才用才的“金窝”,扶持“金窝”才能下出“金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计划,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把更多资金资源投向人才项目、研发环节。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完整人才链,让更多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打造一流人才平台,构建“集团军”创新体系,把安徽建成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重要支点。
不拘一格用人才。人才工作如棋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信任人才、赋权人才。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潜心科研、安心创造。赋予用人主体更大的编制使用、职称评聘、经费预算等自主权,真正让用人主体“做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破除藩篱,评价“松绑”。坚持“破四维”与“立新标”并举,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等科研人才的评价,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保持静待花开的耐心和久久为功的定力,使他们安心“十年磨一剑”。对应用研究型科技人才,强调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导向,突出市场评价;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多元、灵活、激发性评价,激励有创新思维和潜力的人才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有效激励,点“识”成金。建立以创新和经济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让优秀人才“名利双收”。不拘一格用人才,促使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营造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最优生态,真心实意对待人才、真招实策服务人才、真金白银惠及人才,使人才想创新有平台、谋发展有通道、出成果有激励、遇困难有帮助,真正让安徽成为“养人”的天地、创新的高地、人才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