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旗谈】
(2020.02.26)
据报道,有医生在朋友圈吐槽,一家医院急诊科主任在一个开会现场愤然离席,原因是各级领导到医院开了三拨会,每次都长篇大论读最新文件、政策,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花去大约3小时……
一说到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人们很容易想到没完没了的填表格。其实,还有一种形式主义为人诟病,这就是作秀式留痕。口号喊得震天响的动员会,变着花样的“迎检大战”,凡事先留痕晒成绩……干得少,说得多,表演得更多;敲锣打鼓,锣鼓喧天,唯恐世人不知。
对于抗疫战场变“秀场”,你怎么看?
“一旗谈”6名学员精彩发言集锦
(2020.02.26)
“一旗谈”每次讨论后,旗帜训练营会根据学员发言情况,选出6名学员的精彩发言,进行收集汇编,并发给所有学员。请大家积极发言,争取自己的发言被选入前六。3个月后有惊喜
哦!!!!!!
学员1
疫场变秀场,我认为是不合理的。疫情的战争打响,医护人员作为保护人民的第一道防线,最累最辛苦,理应多给他们挤时间去研究如何治病。但是现实来看,很多官员的工作方法还是老一套,层层开会部署,会议内容雷同,浪费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现象。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存在即合理。所谓的“形式主义”有合理的一面,层层开会部署、填表等形式本是作为督查工作的一种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来看,太多的人仅使用这一种方式,造成了“形式主义”。我们要多措并举,让“作秀”变“绣花功夫”暖民心。
打好“要素牌”,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关心。一是做好医护人员后勤保障工作。保护其生命安全,协调各方,给医护人员充足的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防疫物品,合理安排医护人员排班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政府征用酒店、学校宿舍等地点,提供新鲜食物等具体举措,让其有精力在一线战斗。二是制定针对医护人员的激励政策。比如,人社部门研究出台在针对医护人员职级晋升等政策,教育部门制定医护人员子女入学、中高考等政策。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协调医院、高校、军队、以及国内外专家,抓紧研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打好“制度牌”,完善抗议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分为医疗组、宣传组、协调组、物资筹备组、物资发放组、材料组、后勤保障组、综合组、督察组、推进组等小组,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完善各环节的流程,做到信息传递简易、高效。
打好“监督牌”,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充分调研,了解掌握基层一线真实情况,有无防疫物资缺乏、群众的意见建议等,而不是靠开会、拍照片视频等老办法来解决新急难险重的问题。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开设意见开通疫情信息收集小程序,让群众发声,让人敢说真话。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估等手段,检查有关部门落实工作情况,不能仅仅看会议是否部署,而是要重点督查到底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
打好“宣传牌”,凝心聚力打好抗疫阻击战。树立一线抗疫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让人家有信心能够打好这场战役。利用好反面典型的威慑效应,对于不配合工作的人员和群众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场无声战役,需要人人参与,只要大家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战役。
(答得面比较广,针对性上可以再加强些)
学员2
长篇大论的政策宣读、停留在口头的加油鼓劲,看似所谓领导官员深入一线、体恤民情,实则不过是为了完成形象塑造以有所交代,抑或满足嘘寒问暖具有振奋人心奇效的自我意淫。疫情当下,医院如战场,让医护人员放下病人参加一个又一个隔靴搔痒的会议,无异于让士兵缴械,无怪乎医院急诊科主任愤然离席。
抗疫战场变秀场,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气作祟,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当医护人员冒险战斗在与病魔死神厮杀的战场,真正的关怀应当是帮助医院协调紧缺的医疗物资,真正的体贴应当是打消医护人员的后勤顾虑,真正的尽责应当是做好疫情防控避免疫情扩散。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愿抗疫防控少一些文山会海,多一些雪中送炭。
(观点鲜明,点明要点。层次上可以更清楚些)
学员3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一种形式主义为人诟病,这就是作秀式留痕,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真正消除战场变“秀场”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一是政府要切实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杜绝形式主义,开长会、说大话、喊口号等,政府官员要切实加强将疫情相关工作做实、做牢、做细,政府部门不要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切实考虑防控疫情工作中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二是社会百姓要进行舆论监督,对政府部门存在形式主义的做法,通过正规合理上诉渠道进行曝光,举报,形成社会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等机制。要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宣传思想机制,要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禁止形式主义滋生。
四是监管部门要进行监管曝光。密切关注相关部门是否有形式主义行为,及时揭露,曝光甚至惩罚相关单位和个人,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监管氛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群众的集中诉求,不回避矛盾,积极推动问题解决。
(可以再提一下危害)
学员4
当前,阻断病毒传播的全国“战疫”正处于紧要关头。
在全国各地,防疫的第一关口都离不开村庄和社区,从登记信息、劝说人员减少流动到服务居家隔离人员,很多基层工作者虽然面临防护装备紧缺问题,却克服困难,不怕苦不怕难,一一登门排查隐患,在这个春节一直奋战在一线。在一些疫情严重地区,这个群体的工作量早已饱和,还要完成越来越繁重的战疫任务。
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空洞鼓劲的动员会、停不下来的“迎检大战”、作秀留痕晒表扬……这些重在刷存在感的形式主义行为,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耽误落实迫在眉睫的抗疫工作,引发群众不满,也不断蚕食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解决战“疫”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严肃执纪问责。各级纪检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坚决纠治这种行为;
第二,制定可操作性政策。进一步压实责任,让各项决策部署与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由基层干部根据各地实际列出需求清单,向上级反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
第三,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去年以来基层减负效果明显,但基层治理体系和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仍没有根本性转变,很多人还是习惯用文山会海、上报数据的方式开展工作。抗击疫情需要务实的态度与能力,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第四,建立数据统计归口机制。形成一个专门的信息统筹机制,明确专门部门收集信息,从机制上避免各部门、各条线向基层派任务。
第五,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统计、在线填报等新办法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第四、第五措施针对性不是很强)
学员5
口号喊的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基层干部不重实际,留痕作秀,在疫情突发的这种关键时刻,不但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给政府形象抹黑,同时影响了疫情防控的发展,应当及时纠正制止。
一,扭住思想的“总开关”党性不强,修养不够,思想的总开关总是跑冒滴漏,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射出了党员干部的初心有没有坚守,他也是试金石,试出了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针对党员干部这样的问题,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强调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战斗的一线高高飘扬。
二拧紧监督的“安全阀”各级领导干部,在疫情面前,有的过于追求防疫的政绩或者担心被问责的心态,搞形式主义拍照留痕,以为留下了自己的政绩,实际上贻误战机,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以可操作性的防控政策和下降的疫情数据,做为考核干部的标准。
三,强化制度的“高压线”只有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权力运行高效,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所有的行为都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将守卫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行为就不会有所偏颇。
抗疫之战,事关百姓的安全,国家的发展,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将这场现场当作形式主义的秀场,为自己刷存在感,为自己的业绩涂脂抹粉。
(观点比较鲜明,具备一定政策理论)
学员6
坚决反对变相的形式主义。这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人民群众信任的辜负,更不能在关键时候帮助一群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取得胜利。
其原因是在思想上没有解决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工作作风不实,浮于表面的问题。
解决办法:1.加强监督管理,让形式主义官僚作风在长期的反四风建设中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变相体现,对于反对四风作风不严不实的领导干部或者相关单位负责人给予严肃问责问效,梳理整理反面典型进行通报,警示教育和宣传。
2.畅通监督管理的途径,让一线的群众,专家,人才真正成为我们评价工作绩效的考核官,让群众监督有投诉的渠道,成为常态化,监管的发言人。
3.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将开短会,开套会,形成一种常态,让能不开会,能通过文件或者其他简要的形式传达的讯息,则不开会。另一方面要健全医护人员,保护保障,关心关怀机制,从薪酬保障,轮休制度,子女入学参观疗养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
(措施第三点后半部分针对性有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