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考报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选定岗位后,大家就要继续投入复习状态了,毕竟“分数”是最重要的敲门砖。
综合分析题总体可分为含义类、观点类、短文类三类,其中含义类是近年来国考常考的题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含义类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含义类综合分析题,一般要求对给出的一个或者两个词、一句话做出解释,诠释含义。
如: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等
例:“给定资料”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 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 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 150 字。
含义类综合分析题一般答题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一句话解释+相关要素+对策。
当然掌握结构不难,难点在于准确把握内容,这里给大家讲几个小技巧:
1、解释。首先需掌握“破题点”,也就是需要我们解释的关键词,比如在上面的例题中,“中国教育”、“技术层面”这些词都不是解释的重点,重点在于“走得太快了”是什么,“‘灵魂’跟不上了”又是什么意思。
2、相关要素。要注意不同的解释对象,有细微差异,当解释内容为一个词/短语 时,相关要素为问题、原因、影响等;当解释内容为一个句子时,相关要素还是问题、原因、影响等,但要注意句子内在逻辑;当解释内容为一对词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对词之间的关系或优缺点。
例如:题1: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画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材料,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题2: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10分)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相关要素。要注意不同的解释对象,有细微差异,当解释内容为一个词/短语时,相关要素为问题、原因、影响等;当解释内容为一个句子时,相关要素还是问题、原因、影响等,但要注意句子内在逻辑;当解释内容为一对词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对词之间的关系或优缺点。
这两道题都是综合分析题,题1解释内容为“一个句子”,题2解释内容为“一个词语”,总体结构类似,但在梳理作答内容及组织答案时则有所不同,预判题1作答内容为:“ 第一部分:(解释)人的“慧”是什么,物的“智”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联。第二部分:(要素)分析问题、原因等。第三部分:对策。” 预判题2,与“想象力经济”有关的要素都是作答要点,并按照“一句话解释+相关要素+对策”的层次,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进行梳理,分点作答即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两道题的要求部分,根据要求部分,可知题1有逻辑语言分,而题2没有,只有要点分,但是如果逻辑混乱,阅卷老师不好找要点,那也是要影响分数的。
3、对策。很多同学比较疑惑,到底要不要写对策,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只要给定资料中有对策,那一定要概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