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领导转型发展、推动跨越发展的能力。近年来,烟台市选拔了一批批年轻干部到“三个一线”培养锻炼,到一线“淬火”“锤炼”“打磨”,促使他们成为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的“多面手”“万精油”。可以说,基层一线是历练年轻干部的大熔炉。
年轻干部到一线“淬火”是我们党考验党员干部的方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的实践证明,只有经得起基层考验的干部才能成为为人民考虑、促乡村振兴、助基层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省委刘书记也曾指出,选派干部下基层,是省委着眼工作全局、通盘考虑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和实践中考验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现实需要。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一线,才能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只有到基层一线,才能成为人民信赖、党和国家信任的合格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把我们党描绘的一幅幅宏伟蓝图变为一个个现实。
年轻干部到一线“淬火”是我们党锤炼干部党性的渠道。通过基层历练,年轻干部能够读懂什么是群众,了解什么是实际,能够增强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方向,明确责任担当。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好政策的宣讲人,做好福利的发放人,做好业务的办理人,让党性实实在在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真真正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一个真正靠得住、信得过、经得起考验的清清白白的好干部。
年轻干部到一线“淬火”是我们党去除干部“杂质”的方法。干部多“墩墩苗”没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作为初入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从象牙宝塔一竿子插到农村基层,我们不免会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也不免会有较多的“书生气”,较重的浮躁气,较大的官架子。在基层一线这个大熔炉里,我们要像唐鹏斐一样,从案头走向地头,从办公桌前听转播走向工作一线看直播,在实践一线“蹲苗”“淬火”,在实践中经风雨、受考验、见世面,真正做到去娇气,长才气,接地气。
年轻干部到一线“淬火”是我们党发挥干部优势的途径。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是一名科学技术博士,他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自身的知识储备、自身的条件优势,整合科技局相关资源,对接企业相关业务,打通创新链,解决了企业资源处理模块相对分散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拥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我们生逢其时,国家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拥有强大的政策支持,拥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拥有长久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们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拥有无限的青春活力。在基层大熔炉里,我们要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搞好服务,聚焦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的落地见效搞好服务,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搞好服务,聚焦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搞好服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多思考国家哪些政策适用,发展存在哪些短板,当地有哪些优势,将自己的学识与一线工作结合起来,以出色的成绩去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一方面要靠精准化的教育培养,更重要的是靠实践锻炼。基层一线是一所人民的学校,更是一所实践的学校,只有到这所学校里,年轻干部才能够经受困难的砥砺、风雨的考验、基层的洗礼,才能够淬火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