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21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本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习近平强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我多次强调,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2.11月21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11月21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个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在督察中,重点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和淘汰落后产能情况;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此前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
3.11月21日,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中国升至第10位11月21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发布,从2006年开启相关研究工作,自2011年起发布报告。
4.11月28日,首届链博会将在京举办。首届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展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5.11月22日,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1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两个。其中,东莞、武汉、杭州城区总人口跨上1000万人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苏州城区总人口迈过500万人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6.11月22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举行。11月22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坦诚友好、务实合作,已连续9年成功交接91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共识实施的第十次交接,韩方将向中方送还25位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
7.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进一步优化。
8.11月23日,习近平向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近年来,中国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携手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9.11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本次任务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第50次卫星发射任务,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成功发射涵盖通信、导航、遥感、科学、微纳等领域的96颗卫星。
10.11月23日,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在沪成立。11月23日,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在上海揭牌成立。长三角专项基金由全国社保基金出资,首期规模51亿元,IDG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式投资运营。
11.11月22日,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11月22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在线发布《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单显示,北京仍居世界排名第一。进入前十名的其他科研城市分别是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和武汉。
12.11月24日,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成功下水。11月24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海南陵水下水安装,安装调试成功后,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全面竣工。
13.11月24日,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大会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
14.11月24日,我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文件指出,力争未来十年左右时间,各方朝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标相向而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体包括五大目标:一是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二是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四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15.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被杀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1993年11月25日,联合国发表了《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将每年的11月25日确立为“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16.11月25日,三部门表示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1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明确,各地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两个只增不减”: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17.11月25日,上海申花队夺得2023中国足协杯冠军11月25日,2023中国足协杯决赛在江苏苏州奥体中心举行,凭借于汉超的进球,上海申花队1:0战胜山东泰山队,获得冠军的同时,拿到一个亚冠精英赛正赛资格。
18.11月26日,我国将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
19.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投运。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投运,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20.11月25日,首批123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公布。11月25日,首届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会上公布了第一批123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本次会议是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配套活动之一,以“数字赋能县域商业 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为主题。
21.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22.11月27日,中国央行等八部门发布“民营经济25条”,强化金融支持举措。《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3.11月27日,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近年来,随着中星16号、中星19号和中星2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
24.11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11月28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25.11月28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计划2024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届时从广东中山至深圳,将从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26.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CPU发布。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在北京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方面达到新高度,性能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27.11月28日,中国气象局推出全国首个“气象火险等级”预报服务。11月28日,中国气象局推出全国首个“气象火险等级”预报服务,首次将城镇火灾纳入关注范围,把气象环境因素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针对性及精细度。
28.11月29日,全国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投入试运营。
29.11月29日,我国首批海事无人直升机在山东威海列编,将有力提升水上交通动态管控能力和船舶险情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30.当地时间11月28日,国际展览局发布公告,宣布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为203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利雅得世博会将于2030年10月1日至2031年3月31日举行,主题为“变革时代:同创有远见的明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