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旗说:一旗谈是旗帜遴选独创的热点话题讨论课,每月开展一次,聚焦当月重大的时政考点,社会热点,通过团队研究整理成遴选常考的模式,比如概括总结类,原因分析类,对策建议类,引导考生从每天的热点新闻中提取遴选的题源,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最终取得遴选考试的好成绩!
背景材料:本周“一旗谈”热点讨论:近日,一则关于辽宁阜新彰武县人民医院挂号窗口贴有“民营企业家和人大代表优先”的标签,引发了社会争议。此事件经网友曝光后,医院方面于9月15日作出回应,表示贴出该标签并非特权行为,而是按照相关文件执行。近日,该医院官微就此发布情况通报称,真诚接受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深刻反思在服务理念、服务举措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整改举措。请你就这一热点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366全年班学员讨论
任仲然:
彰武县的这一事件在网上热议,众多网友留言说这是特权阶级的体现,但是也能看出当地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有迫切愿望又不得其法,对人民权利有所重视但又未能做好公众服务。也能看出在居民服务上的一些问题:许多政务办事窗口有“民营企业家优先”,一些意见反馈渠道有“人大代表”优先,医院却生搬照抄,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就医公平,引起了民众的抵触情绪和负面舆论。后续应该及时进行处理:第一,观念转变,及时回应。医院部门应重新梳理相关文件,保障民众就医公平,同时通过本地新闻媒体及时回应舆论批评进行整改,在就医方面企业家和人大代表也是群众中的一部分,不应享受特殊优待。第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在本地区政务窗口和医院等窗口,自查自纠是否存在同类行为,医院对于老弱病残孕和军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优先,政务窗口可以针对特殊企业或代表提供办事辅导等服务。第三,持续跟踪服务升级。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畅通医疗服务监督渠道,保障医疗公平,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老师点评:
观点由表及里,快速点出问题所在,但是分析时用了两个“也能看出”,下次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使用相应逻辑词,负面影响可以再展开一些,对策三个点归纳不错。
贝斯特family:
医疗是民生之需,在生命和健康面前,人人平等。除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外,医院挂号窗口贴“民营企业家和人大代表优先”标签这一举措,有违就医公平,必然会引发社会争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定不科学,相关部门在制定民营企业家和人大代表激励政策时盲目跟风,未考虑到应用场景是否符合公众期待,是否与民生之需产生冲突。这本质上是政绩观错位、形式主义的体现,务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要强化宗旨意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要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运用主题教育成果,加强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鼓励社会监督,畅通民意直通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类似现象。
老师点评:
语言准确精炼,但是答案略显简单,对策与最新的主题教育结合得不错,但是对策与表现的具体问题结合不够,有点模版化。
君子木兰:
医疗是最基本的民生之一,应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确保医疗资源平等使用。然而,民营企业家和人大代表优先就医,损害了广大群众平等享受医疗资源的权力,任由其发展下去可能造成特权思想的萌生,损害政府公信力。
此次事件引起舆论发酵,我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政策制定流程不够健全。上级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未充分听取法律工作者、医疗机构、就医群众等多方意见,联席制度缺失,制定政策存在一刀切现象。二是政务信息公开不够透明。相关医疗领域制度公开渠道、方式、流程不够透明,群众无从取证,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导致舆论产生。三是医疗资源建设能力不足。医疗资源争夺的本质是医疗资源的不足,只有从根本上丰富医疗资源,才能缓解医疗资源不足带来的民生难题。
对此,建议:一是完善政策制定流程。建立健全政策制定民主制度,邀请律师、医院工作人员、群众参与政策制定,多方听取意见。二是加强政策透明程度。建立健全医疗信息网站、依公开申请制度,及时公开医疗领域相关政策文件,保证公开时效性。三是加快医疗资源建设。加快完善公立医院基础网络,支持私立医院发展壮大,支持智能门诊分流、线上互联网医院建设,增强医疗资源辐射能力,扩大医疗资源服务范围。
老师点评:
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分析比较完善,小标题提炼到位,原因和对策也能对应上,要是开头能提到政府想要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再到具体做法不足会更好。
中南昊:
出现这种窗口优先归其原因是涉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任性利用,不仅把民营企业推上风口浪尖,还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失去了一视同仁的信心。
究其原因,医疗资源属于重大民生需求,要本着人人享有,公平公正的原则处之。要注意对象方式,不能用公用医疗资源做顺水人情;民营企业不是没有抵抗力的花草,而且能抗能打的大树,需要的是不是偏爱和照顾,而且公平与公正。
地方树立重视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本无可厚非,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重点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民营经济不畏惧竞争,畏惧的是不公开透明的办事规则,不合情合理的规则约束,要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根本上要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律法规,让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追求高质量发展。 二是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党员干部而言,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关怀主要是做到既亲又清,一方面要靠前服务做好政策解读、纾困解难、保产稳供,另一方面要清清白白,不吃拿卡要,真诚交往。 三是创造放水养鱼的关怀机制。对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实行涉企事项负面清单制度,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企业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窗通办”“一网联系办”“多事联办”,真正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老师点评:
开头尽量不要2次使用“归其原因”、“究其原因”,这个评议的角度很不错,尤其是对策归纳的三个点,如果要求写一篇优化营商环境的策论文,完全可以派上用场。问题到原因过渡自然,对策归纳展开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