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杂志对“知识能否改变命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多人认为能,一成多人认为不能,其余人认为不确定。请问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解析】
“知识改变命运”——这样一种社会风气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怀揣着这样的态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命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金钱才能改变人的命运,财富才应该是人一生追求的目标。“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对知识越来越忽视、对教育也不再之前那样重视。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风气不佳。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享受,很少有人能安下心来读读书,心态愈来愈浮躁。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自然会受到冷落。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当。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都会有一种感受,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与知识并不能帮助自己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自己工作的内容几乎是与自己的专业无关,所谓的“学以致用”很少有机会实现。
3.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不均首先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上,很多地区的孩子并不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即使上过学,更多的也只是最基础的教育;其次,社会信息资源也存在不均衡分布的情况,信息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使得很多接受过教育的农村孩子并没有机会将自己的知识变为改变命运的利器。
面对这样一种亟待解决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民众重视教育与知识;媒体要积极宣传知识对于提升自我、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普通民众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高等教育亟待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特别是大学生的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应该积极寻求改革,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在专业设置方面做出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3.政府需要将社会资源平均分配。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信息资源,政府都应该积极想办法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公共资源,不能因为资源分布的不平均影响了人民对于知识的认识。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奠基石,我们不能因为一时认知上的错误否定了知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确立对知识的正确认知,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让“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