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改革开放的尖兵
旗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深圳奋勇向前的改革精神。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旗帜,因改革而生的深圳特区已步入“不惑之年”。从改革开放“探路者”到新时代“示范区”,深圳勇立潮头,40年来,改革开放为深圳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深圳又有什么样的新使命?文章对此进行了论述。文章多用排比词、排比句,语言精练,易背诵,易借鉴,其中一些段落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层次设计非常精妙,单列也可成文,希望考生做好储备。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40年斗转星移,高楼林立取代了茅屋竹棚,智能制造取代了打鱼农耕,深圳经济特区从一片农田荒滩中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谱写出激动人心的“春天的故事”。40年砥砺前行,党中央举旗定向,党员干部铁肩担当,人民群众奋发实干,成就来之不易,经验殊可宝贵。(旗帜注释:首段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发展、经验进行了概述,总领全文。和深圳有关的数字,考生需熟记,用于文稿写作可使文章更丰满,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GDP增长了1万倍;从一个33万人的边陲小镇,到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人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中一些排比句、对仗句的使用给文章增彩很多,在讲话稿、发言稿、致辞中很有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前海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梦开始的地方,如火如荼的这40年,我们都是见证者”。改革与开放相得益彰,山的巍峨与海的辽阔相映生辉,特区深圳已成为改革中国的“试验田”、创新中国的“先行者”。曾经人烟稀少、贫穷落后,如今一派繁荣、流光溢彩;曾经科技资源“一穷二白”,如今全社会研发投入越来越高;曾经小本买卖、小小渔村,如今营商环境好、宜居水平高……不可能成为可能,深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传奇,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生动有力的证明。(旗帜注释:三个“曾经”,强调深圳40年取得的瞩目成就,总书记对深圳的高度评价考生需积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的今天,深圳今日的成就在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圳成就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段落中通过前文段的对比和成绩证明“能”“行”“好”,是策论文写作逻辑的典型使用。)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从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过去人们称道“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如今人们点赞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深圳高度,改革不已、创新不止,这才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振奋全国,新时代新征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气魄震撼世界,敢为人先、勇挑重担,这才是深圳。深圳的成功源于改革开放,深圳的使命在于改革开放,深圳的未来系于改革开放。(旗帜注释: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的深圳,是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考生可将“深圳精神”作为素材积累应用到文稿写作中,同时在写作整合材料中要学习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让考官看上去与材料结合度比较高。)
风鹏正举,百舸争流,时间中蕴藏无限可能。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在很多领域进入深水区,仍然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当经济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限制、环境承载压力等瓶颈性制约,迫切需要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经济特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深圳而言,今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只有以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不辜负历史和时代的机遇。(旗帜注释:新时代有新使命,深圳已经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成长为新时代的“示范区”。段落在肯定深圳成绩的同时,也提出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一步强调要发扬深圳精神,取得更好成绩。这种写作方式较常规,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后发劲,讲话稿中常有体现。)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对过往最隆重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当下最豪迈的誓言,是进行新的奋斗;对未来最真挚的许诺,是创造新的奇迹。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一定会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旗帜注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时引用“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段落最后揭示全文主题,发出号召和期望,也是较为常规的写作方式,但他突出的地方在于对仗的使用和大背景的设置,使文章读起来有力量。)

扫码关注这个助学督学的号

欢迎咨询,领取更多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