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公考旗评热点-行动起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开篇直陈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同时点明全文写作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危害粮食安全,有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必须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交代背景:先讲现状改观,话锋一转说存在问题,应该采取措施)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成为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
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活动深入开展,将“光盘”体现在细微之处;在大中小学校,“勤俭节约”成为许多师生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街道社区,“光盘行动”成为宣传教育的固定主题……(陈述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例证为:从中央机关、各地政府部门、餐饮行业的文件和举措中,比如光盘行动,宣传标语等。)
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近年来,虽然“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在一些地方,不少餐饮浪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现在公款浪费现象少了,但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个人餐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爱面子、讲排场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综述浪费情形)
——餐厅饭馆剩菜剩饭仍然不少。
“不少客人离开时,餐桌上、火锅里都剩下不少饭菜,有时得扔掉一半!”上海市杨浦区一家火锅店的服务员吴小莉说,虽然店里推出了半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但一些客人在点餐时还是会多点,对服务员的善意提醒也不管不顾。(举例餐厅浪费)
——食堂管理制度仍待改进。
“食堂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合理,客观上增加了浪费现象。”北京某公司员工高朗说,单位食堂菜品没有推出半份服务,有时买了一份想吃的菜品,但其实根本吃不掉,最典型的就是米饭,只有2两、3两等标准份,现在不少员工的饭量其实更小,最后不得不浪费。“在回收处,经常看到很多餐盘里剩了大量饭菜,被倒进垃圾桶,让人心疼!”高朗说。(举例食堂浪费)
——家庭用餐还须倡导节约。
“每天清运的居民厨余垃圾中,剩菜剩饭浪费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第二清洁车辆场餐厨清运班长胡富祥说,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居家用餐多了,有些人把做饭当成一种消遣,很多饭菜做出来只拍几张照片,吃不了几口就被丢掉了,还有不少人会点外卖,但外卖点餐量明显超出了实际需要量,很多外卖连包装都没拆就直接扔进了垃圾桶。(举例家庭浪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城市366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数据说明浪费的数目惊人。)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量,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餐饮浪费产生大量厨余垃圾,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赵萍说。
一头,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头,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看国际,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
看国内,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是“紧平衡”。尽管口粮能确保自给,但粮食生产面临成本攀升、资源约束、刚性需求大等问题。“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国内外对比展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调不浪费的必要性。)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粮食产业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讲明形势)
采取更有力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
“制止餐饮浪费,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手段,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重塑,加快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气。(综述如何做)
——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硬约束”。
今年1月,江苏出台《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爱粮节粮宣传教育;7月,重庆拟立法推行文明用餐,禁止浪费食物……
“结合各地实践经验,应该加快推进专门法律的制定,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要针对机关单位、企业、餐饮公司、学校等,精准设定监督主体,对浪费现象采取警告、公示、训诫、罚款等多种手段,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
——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形成鼓励勤俭节约的“软环境”。
“节约要从孩子抓起,把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贯穿始终。”洪涛认为,应该把勤俭节约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体系中,同时,针对城市居民、商务人士等群体,采取亲身体验、典型引领等方式,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餐饮浪费,已成为当前社会一大危害,既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又破坏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实抓细,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旗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总书记在河南、吉林等多地调研中,多次走进粮田,关心粮食生产,强调粮食安全并指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开源要与节流结合起来,(开源)在不断取得粮食丰收的同时,(节流)更要杜绝粮食浪费。对于目前粮食浪费有哪些表现?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杜绝?文章做了详细说明,对于备考很有帮助,建议收藏储备。同时建议旗粉们读一下,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2020年8月7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