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备考资料请添加助理微信

一、选择报考单位要慎重
一定结合自身的能力,不要盲目贪大,成功上岸才是关键,强势部门的报考人数一定多,相应的竞争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要提前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岗位。
二、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在整个备考期间,前一天晚上都会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做好计划,并且第二天会严格执行,每完成一件事情就在就在旁边打个√,这样每画一个√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
还有就是要目标明确不拖延,今天的任务绝不拖到第二天去完成,学会给自己加油打气,不要做无用的内耗与自责,学会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备考期间的情绪有太大的波动,如果哪件事情没有做好,没关系,把自责转化为学习的斗志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在每天学习学累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放松,但是千万不要看电视剧哈,哈哈哈,一集一集的看可能会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
2.学习新知识之前要抽时间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人的大脑是有记忆曲线的,只有反复的去看才能加深印象,达到永久记忆的目的。因此,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都会把之前学过的看上几遍,争取全都掌握住了在开始学新的。只有这样,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才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攒越多。
3.视频课要多看几遍
视频课我看的是姜宇遴选,前前后后大概看了有四遍。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看一遍两遍就算完了,那样只能了解一个大概,只有反复的去看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做起题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4.预留足够的时间做真题
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做真题模拟训练,身边有的小伙伴光看视频课做模块训练都到了考试的前一天,以至于一套真题都没做就上了考场,这样大概率成绩是不会很好的。我当时备考的时候,预留了15天的时间,这15天内每一天都会按照考试的规定,在有限时间内去答题,适应考试节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训练自己在每个模块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
三、笔试如何备考
1.增加知识储备
这个就要求我们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
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记录标题、金句,之后可以用在议论文中作为论点,充实自己的文章,好的素材一定要积累到笔记本上并且时常的翻看。
2.夯实理论基础
(1)概括问题:常见的问法是,问题、不足、困境、挑战、难点。我们一般只需找到材料中和主题相关的消极表述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归纳原因:常见的问法是,理由、原因。这里大家要注意,问题是个坏事,造成它的原因依然是不好的事,也同样是个问题。所以大家可以按照概括问题的思路作答。
(3)概括影响:影响大致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正面影响的常见问法是,意义、积极效果、积极作用等;负面影响的常见问法是,后果、危害等。
(4)归纳对策:常见的问法是,做法、措施、对策、意见、解决方法、经验、启示等。(不同于“提出对策”,“概括对策”不需要主观延伸,材料中出现了什么对策就概括什么对策)
(5)其他:除了以上几种,可能会要求概括基本流程和要求、网友观点等,这时候只需要按照要求寻找材料的相内容即可。拿其中的概括问题类来举例说一下答题的方法:
第一步,寻找消极词汇。
如危机、负担、不科学、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低、差、弱、陈旧、单一...等。尤其要注意数据型材料,数据型材料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出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耕地只剩500公顷。(从“只”字可看出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不足)
第二步,答案的形成应该包含以下的三个方面。
直接摘抄:有负面的词汇出现的关键词直接摘抄;
归纳概括:一些数据的对比说明,可以总结成数量少、比重低、比例失衡、利用率低等规范表述;
分析推理:词句在材料中出现,但是和答案的相关度不高,需要倒推。
第三步,组织答案。
首先要分步,即按照事物发展的步骤进行归类,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还要进行分层,根据材料将问题划分不同的层次,如“一是,二是,三是”等;然后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主体分类,如“政府、社会、学校”等;最后就是合并同类项,如:一是制度不完善…;二是管理不科学…;三是投入不够…等。
把老师课上讲的知识都掌握住了,在去做练习题进行巩固,这样效率就会很高。
3.做真题查缺补漏
真题模拟练习很重要,因此每一套题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做题的时候要完全还原考场环境,控制刷题时间,而且一定要准备方格纸,在上面进行答题。题目做完以后,我们要结合参考答案进行对照,并按照评分标准给出一个大致的分数。对于出错的题目,要严格找出错误原因,并且标注在题目旁边。还要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整理错题,以及一些优秀的句子和框架。
笔记本上记的东西,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过一遍,对于错题,我们也要经常看,把重点放在方法上的欠缺,而不是答案本身,争取每看一次都能得到进步。
四、面试如何备考
在面试的备考过程中,我认为下面三点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对提高我们的面试分数很有帮助。
1.答题要有逻辑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不断练习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这样的答题才能够层层递进说服考官。比如,在考场上已经把影响层面分析结束了,但说到对策的时候又想到了影响层面的内容,就加上去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就要避免。
2.答题要有针对性
大家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套路,去模板,不要生搬硬套,比如问法是“怎么办”,那么重点就要放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千万不要很长的篇幅去分析问题,这样就答非所问了。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自我感觉题目答的很好,但出来的分数却不高的原因,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3.要与考官有互动
不要一直低头去看草稿纸,要敢于直视考官的眼睛,回答问题时可以说“对于这道题我是这么看的…”,要善于运用1234,这样条理会很清晰,给考官的感觉也会很好。
最后,就祝各位小伙伴都能得偿所愿,成功上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