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具有全面、系统、稳定特征,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推动制度型开放成为融入世界经济、实现高水平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举措。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要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广西应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的经贸合作,强化同国际规则接轨能力,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建设等,进一步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旗帜遴选注释:首句开门见山解释制度性开放的具体含义,紧接着说明制度性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再落脚到广西在推进制度性开放方面具有的优势。)
一、制度型开放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实质是通过打通国内外市场,让商品和要素在全球根据市场规律充分流转,以实现最优配置;而制度型开放则聚焦规则与制度层面的改变,通过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高水平的市场规则,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此后,“制度型开放”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在党的二十大,“制度型开放”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凸显了其重要性。广西与东盟陆海相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以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旗帜遴选注释:本段是过渡段,先解释传统要素流动与制度型开放的不同点,在说明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目前着手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也是广西推进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
以制度型开放汇聚合力,构建广西参与东盟经贸合作抓手。中国和东盟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已经有深度的产业分工合作,制度型开放对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升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RCEP生效,广西同东盟的区域产业链将进一步深度整合,双方制度型开放合作模式也将迈上新台阶。通过在产业联动、数字经济、能源安全、气候治理上逐步形成合力,制度型开放合作模式蕴含的巨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旗帜遴选注释:本段说明了广西在推进中国-东盟贸易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型开放的优势,目前已经在产业、新能源等方面形成制度型开放合力。)
以制度型开放增进互鉴,推动广西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度型开放的本质就是要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国内规则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广西可以通过抓住和利用好国际经贸规则调整与重塑的契机,深度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旗帜遴选注释:本段说明了做好制度型开放要通过构建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快与之衔接的速度。)
以制度型开放激发动能,推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本质上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拓展与实践,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广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沿海、沿疆、沿边省区,不断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大背景下由内至外开放的有益尝试。广西自贸试验区不断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高地,将对广西参与全球化经济治理新体系、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推动形成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将对引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推进制度型开放,就是要推动自贸试验区创造,参与全球化经济治理体系、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型开放统筹协调,优化广西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制度型开放不仅要深化“边境开放”,还要聚焦“境内开放”。广西推进制度型开放可以实现同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加快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促进资源整合和开放功能分工,进而推动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培育出新的开放势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形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协作推进的生动局面。(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要以制度型开放统筹协调,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培育出新的开放势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