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记者: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是大湾区的直接腹地,具有与大湾区和广东各地合作的广阔空间和前景。请问,近年来,我区对接大湾区建设和粤桂合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白松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
为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和粤桂合作工作,多次到广东考察调研,与粤港澳行政首长商谈会晤,先后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等系列文件,成立相关机构,推进落实一批合作项目和合作事宜,取得积极成效。(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为开头导语段,介绍了广西党委政府主动对接粤港澳,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高层交流不断深化。去年6月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学习考察,两省区签署了《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框架协议》。今年3月、6月自治区党政代表团2次赴广东学习考察,在粤桂协作、落实国家政策、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系列共识。
二是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粤桂两省区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共同打通交通“断点”和“堵点”,基本建成连接东盟、通达港澳、辐射云贵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截至今年7月,两省区铁路建成4条,在建3条;公路建成8条,在建5条;西江航运干线贵港以下全线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开通航线13条。(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主要介绍了广西交通建设的成绩。)
三是产业联动发展能力逐渐增强。自治区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产业协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7月我区引进广东省企业投资到位资金占全区比重为34.8%。截至今年7月,广西弗迪年产45吉瓦时(注:GWh,单位)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瑞声科技南宁高新区光学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旗帜遴选注释:本段说明了广西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推进了一些列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四是生态环保建设成效明显。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积极开展九洲江(旗帜遴选注释:发源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流经陆川县、博白县文地镇,广东廉江市,注入北部湾。全长162公里,集雨面积2137平方公里。)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探索,形成了中央、粤桂两省(区)三方参与,上下游协同共治的新局面。今年以来九洲江流域跨界山角断面水质月均值达标率100%。
五是公共服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积极开展粤桂学校结对帮扶、组建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等。医疗卫生合作持续深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签约落地挂牌运行。文化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开展“千万老广游广西”等系列活动。(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主要介绍了粤桂在公共服务方面合作取得的成绩。)
六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新增超过100项。推行“社银一体化”合作模式,银行终端可提供线下社保业务服务。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等6项服务“跨省通办”。企业开办实现7个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与大湾区同步。今年1—7月,减征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24.6亿元。累计投放“桂惠贷”1764.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9.6万户。跨境贸易便利度进一步提升,我区口岸通关效率保持在全国前列。(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广西通过完善政务服务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广西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谢谢!
杨春庭:(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首先非常感谢对广西对外开放工作的关注。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坚持打好“东盟牌”,抢抓RCEP(旗帜遴选注释:全称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机遇,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从历史数据看,2004年到2022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30多倍。今年1—7月,全区外贸进出口3935.1亿元,同比增长34.4%,连续5个月位列全国第2。其中,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达到1880.8亿元,占我区进出口总额的47.8%,同比增长71.6%。
二是双向投资加快升温。近五年来,广西对外投资协议投资总额累计63.3亿美元,其中对东盟国家协议投资总额累计37.4亿美元,占比59%。东盟国家累计在广西投资设立外资企业达到335家,涉及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多个领域。
三是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中马携手打造“两国双园”,钦州园累计注册企业超过2.5万家。建立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双方港航合作实现质的飞跃。广西与越南签订加强经贸领域合作备忘录,在农产品贸易、边境贸易、贸易促进、工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在RCEP框架下,广西与柬埔寨签订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首次与柬埔寨建立经贸合作机制。(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主要阐释了通过与东盟国家加强经贸合作,促进两国政府和企业互联互助。)
四是高质量实施RCEP取得突破。对标RCEP、CPTTP(旗帜遴选注释:全称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投资负面清单承诺,落实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探索制定了广西自贸试验区重点领域外资企业投资清单指引。与RCEP部分成员国联合举办中国—中南半岛跨境物流重点口岸城市合作论坛,发起《中国—中南半岛跨境物流口岸智慧互联合作倡议》,进一步畅通连接RCEP其他成员国物流通道。大力实施RCEP出海计划,北海铁山港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广西优势特色农食产品面向RCEP成员国出口持续扩大。今年1—6月,广西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1850.1亿元,同比增长85.1%,增速在全国排名第1。(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主要阐释了广西在RCEP生效后,加大与协议国家交流,加大进出口。)
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将首次举办“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一步,广西将在五个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扩大与东盟国家进口,加快打造贸易强区。二是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推进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积极打造重大开放平台,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高水平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深化与东盟国家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领域的合作。四是积极推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推进中越班列开行便利化。五是积极推进口岸开放和通关便利化,加快边境智慧口岸建设。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20周年,请介绍东博会举办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韦朝晖:(广西博览局党组书记、局长)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是东博会创办20周年,我们将在会期举办东博会20周年成果展,发布《东博会合作共赢20年》报告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商机前瞻》蓝皮书,编制《东博会志》、东博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全方位记录和展示东博会2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果,展望“镶钻成冠”新未来,营造隆重热烈的大庆氛围。(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介绍了东博会的总体情况。)
东博会20年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前19届东博会共有182位中外领导人、3800多位部长级贵宾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发表《南宁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不断凝聚合作共识,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为加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地区力量。
二是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前19届东博会共有110多万客商参展参会,5000多个项目签约,带动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大项目落地,推动我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互为最活跃的投资合作伙伴,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从1.0版向2.0版升级并迈向3.0版。(旗帜遴选注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将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连接、竞争力、保护消费者、中小微型企业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合作。)
三是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累计举办300多场部长级高层论坛,覆盖经贸、产能、港口、金融、海关、质检、农业、矿业、建筑、统计、标准化等40多个重点领域,带动合作机制落地,促成重大战略实施,形成中国—东盟加强协商的“南宁渠道”。
四是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东博会持续拓展平台功能,从服务中国—东盟10+1合作向RCEP和“一带一路”合作延伸。邀请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展参会,专设RCEP专题展区、“一带一路”展区,举办RCEP经贸工商高峰论坛、日韩企业广西行以及“一带一路”专题活动,在更大范围促进合作共赢。
五是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东博会推动广西从西南边陲跃升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促成一批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重大战略、重大机制、重大项目获批落户广西,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东博会已走过“黄金十年”,经过“钻石十年”,正加快升级发展,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为深入贯彻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助力中国东盟共建“五大家园”,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恳请各位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持续报道东博会。
谢谢!
刘昆:
谢谢韦朝晖局长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周异决秘书长和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