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关于媒体舆论的话题,政务微博、政务信箱回复的问题,是面试考察中经常会考到的。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直接考察你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危机应对意识以及媒体意识。这种考题,既可能作为综合分析题,直接问你怎么办,或者怎么看;也可以作为危机应对题,出现这种问题怎么处理;还有可能作为组织计划题,让你组织一场政务新闻发布怎么组织?在很多涉及政府收集民意类的题目中,都可能会涉及设置政务微博、微信、信箱等方面,大家要通过这篇材料,挖掘很多可能考试中用到的思维和语句。
近日,一张“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政府信箱粗暴回应公安局民警”的网页截图在网络中引起热议。截图显示,一名疑似当地公安系统工作人员的网友4月29日在康巴什区政府网站区长信箱留言质疑:“五一期间为什么只安排公安局植树?”结果被怼“如果你不满,请另谋高就”。
无独有偶,“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等“牛气”回复,近日居然出现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的官方微信上。对此,该微信平台第三方运营机构表示,此次“意外”系一款智能对话软件“小黄鸡”自动回复所致。
(分析:有可能直接作为面试题目考察!)
目前康巴什相关政府部门已就区长信箱的不当言论公开道歉,贵池区信息办也已启动相关责任人问责程序。但类似的官方“神回复”一再出现,已经很难以个例和意外来看待。
官微和区长、市长信箱,代表的是官方发声,必须要展现稳定、成熟的“公共人格”,而不应被情绪所左右。
(分析:万能语句,熟记!)
而纵观近年来一些官微的“神回复”,要么是霸气有余,服务意识不足;要么就是抖机灵有余,诚意不足,与官微的公共身份形成一种明显冲突和反差。这也是不少“神回复”最终成为新闻而被指责的原因所在。
(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将官微的运营委托给市场化的第三方机构,从专业、效率的角度,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不过,代运营后不是说官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更不意味着官微可以任性而为。至少,政府部门自身对官微应有专业化的质量把关。安徽池州的“小黄鸡”事件,就给各地的官微提了个醒:官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板着脸,也不能意气用事,内容和信息的发布,应有制度化的把关流程,不能任由程序或个人“即兴发挥”。
(分析:官微如何发布,如何处理,这句话分析的很到位,但是答题时可以再细化,比如如何制度化,如何细化流程等等)
从以往类似事件的反思来看,不少地方将官微的不专业表现,归因于相关投入和经费不足。但官微、信箱回应屡屡让人大跌眼镜,恐怕关键还是在于某些地方长期以来习惯了由上至下的“发话”,在潜意识里对这种与民众及时平等的互动交流,缺乏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像“不满就请另谋高就”这类霸气的回复,未尝不是深嵌于某种行政作风和思维的惯性之中。
(分析:指出深层次原因,政府人员缺少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政府网站设置领导信箱,或者开通“两微”,拓展与民众的互动交流渠道,这本是政务服务对接网络时代的一种表现。但政务发声触网,交流渠道上网,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转变上,政务理念应随着技术场景的应用而一同“进化”,这才是关键。
(分析:上升到政务理念,对问题要进行升华!)
有什么样的政务服务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微表现。政府与民众互动,从不上网到上网,从不回复到回复,这固然是进步。可政府发声、回应,不仅要敢于说,更要善于说。
(分析:万能句,熟记!)
毕竟,官微和领导信箱的回应,就是代表着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不能把公信力和专业性不当回事。这既是尊重民众,也是对自身形象的爱惜。而应对之道,除了要在技术层面加强专业投入和训练,更要重视政务服务理念的内在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