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四川省公安厅遴选笔试真题(学员回忆版)
(上午9:00-12:00)
第一题案例分析(20分)
材料:在传统案件办理模式中,报案人往往陷入“报案后被动等待”的困境,案件进展、资金追缴等关键信息的不对称,既容易引发公众对执法工作的误解与质疑,也制约了警民协同治理效能的发挥。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自去年起全面推进“向您通报”制度,将涉伤、涉诈、涉经侦及民生类刑事案件的办理进展与资金情况主动向报案人通报,成为破解警民信息壁垒、构建新型警方公共关系的创新实践。截至目前,该制度已覆盖案件3105起,完成各类通报10929次,为全国公安系统案件办理透明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宜兴公安“向您通报”制度的实践表明,案件通报并非简单的信息告知,而是执法理念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主动沟通消解隔阂,用程序透明凝聚信任,为执法工作注入民生温度。这一制度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导向、“规范与温度并重”的执行逻辑,为全国政法系统推进执法公开、深化警民共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问题:结合材料,围绕某市“向您通报”工作,写一篇短评,语言精炼,内容完整,350字,20分。
第二题:事务性文书(30分)
材料1: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近年来,临夏州认真贯
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建好用好综治中心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将综治中心打造为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推动群众诉求就地响应、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让平安临夏建设的底色更亮、群众的获得感更足。
建强“有处说事”平台——直面群众、解决诉求
“这里就像个‘超市’,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窗口,有矛盾纠纷也可以根据需求挑选自己钟意的调解室。”永靖县综治中心主任焦国正向记者介绍说。
走进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的永靖县综治中心接待大厅,顿觉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指示清晰,让人犹如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购物“超市”。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援助、心理咨询辅导、信访接待、诉讼立案……每一项民生服务和解决方案,都像是供市民群众精心挑选的“商品”,无论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近年来,我州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按照“1厅+N室”模式
(接待大厅+类案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室、心理咨询服务室、分析研判室等),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七中心”合一,倾力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及劳动仲裁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平台,做到“多中心”合一、“多功能聚集”。目前,按照“五有”“五个规范化”标准,全州共建成州县乡三级综治中心139个、配备人员529人,已达标和新建的县级综
治中心办公场地面积均达到1300平方米以上,确保综治中心实体实战运行、群众有地方说事办事。
与此同时,按照职能定位,政法单位、调解组织、信访部门常态入驻,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单位部门动态轮驻,相关诉求涉及单位随叫随驻,实行合署式办公、一体化调度、专班化管理,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2025年1-5月,全州各级综治中心接待群众1.39万人次,与
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46%,受理群众诉求1.9万件、办结率97%,“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习惯。
材料2:
健全“规范办事”机制——话有处说、事有处办
“多亏了综治中心同志的调解,我现在可以修新房了。”近日,康乐县康丰乡村民马某雄高兴地说。此前,马某雄因宅基地纠纷,修建房屋受阻,找到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县综治中心组织县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调解,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这是我州针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基层治理工作复杂化的趋势,强化数据赋能、推进智能化服务治理,在全州创新推广“七彩先锋”智慧化治理平台、解决群众合理反映诉求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州重点围绕矛盾纠纷事项的受理、转办、办理和督办等环节,固化标准,制定《临夏州县级综治中心入驻人员管理办法》《临夏州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履职工作清单》《临夏州县级综治中心群众诉求接待办理流程》等制度机制,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紧密衔接、顺畅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办事流程中,无差别全量受理群众诉求,及时向群众发放受理告知单,同步向办理单位派单,采取交办、催办、督办等方式全过程跟踪问效,做到一个入口登记受理、多元调处化解、结果及时反馈的闭环管理,确保诉求按程序推进、按时限办结。在服务模式上,创新推广“七彩先锋”智慧化治理平台、“小板凳工作法”,开展政策法律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民事共商共议等服务,不断拓宽线上参与渠道,鼓励群众随时随地报送信息、反映问题、议事协商,增进共治活力,实现群众诉求“指尖可达”,反映问题“足不出户”。做实“三调”对接,坚持把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健全诉调对接16项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对案值
1000万元以下的民商事纠纷由县市综治中心立案窗口立案,从源头上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的问题。创新建立警调访调线上推送机制,2024年以来,全州公安部门推送矛盾纠纷类警情1.37万件、调解成功率94.7%,我州警调对接做法得到全省“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经验推广。
材料3:塑造“一体理事”流程——政法协同、社会参与
网格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近日,临夏市城郊镇幸福社区网格员马忠义在滨河路开展网格巡查工作时,发现一名老人晕厥倒地意识模糊,随即拨打急救电话救援,当救护车和警察赶到现场后,他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后,继续开展网格巡查工作。
“我们每天在网格内巡查、收集社情民意,并摸排、调解矛盾纠纷。”马忠义说,还对有困难的居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与居民沟通,督促快速整改,确保社区平安和谐。
近年来,临夏州优化建强网格体系,统筹推进“建网”“用网”“管网”“强网”“评网”五条线融合,优化网格设置,配齐配强网格员,全州现有网格2548个,配备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及辅助人员2.3万人。深入开展能力提升行动,强化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指挥调度、考核评价及激励奖惩等工作机制,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报送情报信息、服务保障群众等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干预、早处置,真正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前端、处置在萌芽,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一网共治、一格护安”。
在此基础上,注重政法力量协同,依托综治中心统筹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行政等部门力量,全力做好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及法治宣传等工作,合力解决群众诉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深化部门力量嵌入,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推动行业部门力量进驻综治中心,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感知能力,主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共享数据信息,主动防范应对风险隐患,筑牢平安稳定根基。
问题:结合材料,围绕某市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写一篇调研报告提纲,要求:结构合理,内容完整,500字,30分。
第三题大作文(50分)
材料1:习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论述,在一个大会上介绍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
材料2:四川出台了个什么文件,说2025要……,2035要……,提目标的
材料3:提了惠企服务主要是推出智慧小程序,第二段是刑事司法打击违法犯罪数据
材料4:召开了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有律师发言、市场监管发言好像还有些媒体之类的,说了些联合高效办结韩某侵犯著作权案件,但还是在归属、裁定上存在问题,还有市场监管说世运会未授权制作周边产品之类的,构建了什么监测预警全链条体系,还有些说了法制法规不完善、ai侵犯著作权之类的。
问题:围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写一篇议论文,1200—1500字,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