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课程顾问二维码,咨询更多遴选信息)

旗文共赏2565期
旗语:耕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放眼全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全球饥饿人口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耕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好农田保护政策,严控高质量农田流失,是增强国家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稳定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全文字数:2816;推荐阅读时间:5分钟
A-文章写作精析
坚决扛起新征程上的耕地保护任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旗帜注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饭从粮来,粮从地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耕地面积19.14亿亩,较2021年末净增加约130万亩,耕地面积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旗帜注释: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护耕地,要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针对一些地方存在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到位、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的现象,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同时,还要在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上想办法,在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上找出路,形成耕地保护合力。(旗帜注释:对策一:要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还要在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上想办法,在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上找出路,形成耕地保护合力。)
保护耕地,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要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旗帜注释:对策二: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要认真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保护耕地,要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旗帜注释:对策三:要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巨大,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也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仓”。因此,要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今天的耕地,明天的饭碗。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一定能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旗帜注释:夯实“耕”基,筑好粮仓。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耕地数量质量并重,坚持粮食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就能推动我国粮食安全稳步向更高层次跃升。)
B-金句背诵积累
1.饭从粮来,粮从地出。
2.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
3.今天的耕地,明天的饭碗。
C-出题方向预测
1.假设你是某省级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写一份本省T市耕地“非粮化”整治调查报告提纲。(30分)要求: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要点充分,表达简洁,不超过600字。
2.近日,有记者发现甘肃省庆阳市多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数字造田”、违规施肥、乱修田间道等诸多造假乱象,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庆阳进行调查,并举一反三在甘肃全省范围内展开全面排查,督促地方整改到位。请你谈一谈对高标准农田造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