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校的职责定位,为新时代党校更好为党育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旗帜注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回顾总结了中央党校的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围绕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真经易取,其道难修。对于党校而言,做好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殊为重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指引我们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大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大道”修炼得越牢靠,政治上就会越成熟,理想信念就会越坚定。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肩负着党组织赋予的特殊的“布道”之责。一方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本与源,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从经典中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另一方面,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从道理学理哲理上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员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凝心铸魂,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做到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旗帜注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政治上坚定是党员干部必须先立起来的“大者”,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清醒。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党员干部只有理论上彻底学懂弄通,政治上才会更加坚定,行动上才会更加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了,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各类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敏锐地识别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思潮,科学地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也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当前,全党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准确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科学指导和精神动力。)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是领导干部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石,有了坚强的党性修养,领导干部才能明心见性、登高望远,才能在诱惑和考验面前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修身养德的“大熔炉”。对于党校而言,做好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重点加强党性教育,不断锤炼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根本任务。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载体,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使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不断丰富党性教育的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等,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旗帜注释:“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党性如同一棵大树的根基,根系扎入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这棵树可以长得多繁茂;党性的强弱与否,也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可以走多远。党性强,则行动、意见一致;党性弱,则利己主义、自由主义蔓延。我们党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团结一致不断取得伟大成就,靠的是统一强大的意志和严密的组织行动,靠的是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
洁心正己,非一日之功。党性上的学思践悟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丝不苟才能一尘不染,一心一意才能一往无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如何才能不断提高?关键就在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彭德怀每月“反省自查一遍”,严于要求自己;谢觉哉经常“跟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陈毅“中夜尝自省”,以便“改正再前行”……当前,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贪污腐败,归根结底都是党性修养出现了问题,忘记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党性原则。
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培养坚强的党性,要从“心”开始追溯党性源头,始终保持夙夜在公的“责任心”,始终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心”,始终坚定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的“忠心”,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
旗帜拓展: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群众评价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很多领导干部犯错误,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打铁必须自身硬,干事必须本领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领导干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需要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对于党校而言,做好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重点加强能力培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专业本领,是应有之义。党之所需,就是党校责之所在。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各级党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的本领,特别是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使之更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旗帜注释: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90年来,中央党校为培养党的干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在推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历史,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始终不变。)
九十年弦歌不辍,九十年初心不改。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为党育才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干部支撑。(旗帜注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提出党校初心,标志着党校事业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党校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