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资料扫码获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旗帜遴选注释:首段金句开头,引出创新主题,突出创新的作用。)
以创新求发展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必须遵从其内在规律。创新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缺少理论和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创新就无从谈起。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我国已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发展驱动力根本转换,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创新实践的内在规律,从人才、技术和产业等关键要素出发,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的长远布局和整体规划。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我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依靠创新。创新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不太理想,要想实现全年GDP增速5.5%的目标,必须加快推动经济发展从以要素驱动、投资拉动为主向效率引领、创新驱动转变,依靠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激发市场竞争活力,闯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我国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创新发展,解释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等,要依靠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之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是我区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地方产业发展定位,下大力气发展新兴产业。立足我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聚焦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深入研究产业“风口”和产业链关键环节,走出一条“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推动广西新兴产业在“无中生有”中实现“弯道超车”,在“小题大做”中实现“跨越发展”。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是支撑我区经济顺畅运行的支柱产业。值得强调的是,重塑我区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西可借鉴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的做法,聚焦数字产业上下游,吸引华为云、阿里云、金蝶云等国内数字化龙头企业聚集,打造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为需要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企业提供深度运营服务,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人才认证、创业就业所需的全方位人才服务,打破发展数字产业的人才瓶颈,形成数字人才集聚高地,促进资本、人才、项目的有效对接。(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要通过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以创新之力推动技术市场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把象牙塔里的科技精品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特别是提高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关键在于推动技术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网络。持续深化“1+N”技术市场组织模式,通过“1”端(广西技术市场)统筹引领,“N”端(市县级技术交易中心)协调配合,逐步完善对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管理,构建全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覆盖、全流程、全链条综合服务体系。二是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抓紧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机制,探索建立赋权科技成果的负面清单,明确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在供需对接、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开展技术转移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类职称评价标准。健全我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开展技术经理人社会化培训。加强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动态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机制。(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要通过建立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网络,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技术市场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之力推动制度改革。技术是创新的基础力量,而制度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对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而言,制度创新可能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给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放权、让渡资源,让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产才融合”, 聚焦重大战略、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创新实施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对引进具有领先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二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抓紧落实今年7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为着力点,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不同所有制的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之间加强供需对接提供公共平台,引导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发布采购需求,完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机制。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帅”“研发外包”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实施源头创新引领工程。整合财政科研投入体制,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和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创新投入体系。(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要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制度改革。)
谁先走好了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旗帜遴选注释:原指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因是其身体唯一一处没有浸泡到冥河水的地方,成为他唯一的弱点。阿喀琉斯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毒箭射中脚踝而丧命。现引申为致命的弱点、要害。),实现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征程上,广西要以创新作为发展基点,把握创新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旗帜遴选注释:尾段用肯定句式,说明了创新是促进发展的有力抓手,要狠抓创新,解放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