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关心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给我们明确了“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对我们寄予了“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殷切期望。
本文以甘肃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为切入点,指出《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文件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开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崭新局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聚焦“转型”“扩绿”“减污”“治沙”“兴水”“防灾”六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积累用作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全文字数:2929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A-文章写作精析
坚持“六个聚焦” 建设美丽甘肃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全国生态大局中的功能作用举足轻重。(旗帜注释:简要介绍甘肃省地基本情况,说明甘肃在生态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这是新征程上推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统一思想和行动,聚焦“转型”“扩绿”“减污”“治沙”“兴水”“防灾”,高水平推动美丽甘肃建设,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奋力绘就山川秀美现代化甘肃画卷。(旗帜注释:借助甘肃省出台的《决定》,提出“六个聚焦”呼应题目,并且对应后文六个分论点。)
聚焦“转型”,有利于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要清醒看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源性、结构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旗帜注释:点出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引出聚焦转型这一对策。)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扎实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促进核心领域和主要行业,如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转型;通过绿色“转型”,也可以有效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旗帜注释:提出第一个绿色转型,并说明绿色转型的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管控体系。)
聚焦“扩绿”,有利于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扩绿”,意味着增加植被覆盖和绿色生态空间,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地处黄河上游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甘肃,亟待通过“扩绿”来推进降碳、减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旗帜注释:通过指出甘肃省地处内陆干旱地区,强调扩绿对于甘肃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聚焦“扩绿”,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改善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等问题,提高土壤和水源的生态效益,从而为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激发生态创新,推动发展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产业和技术,加快实现资源节约型和低碳经济;还可以带动生态旅游和休闲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旗帜注释:提出第二个聚焦扩绿,说明扩绿的好处: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激发生态创新、有助于生态旅游和休闲业发展。)
聚焦“减污”,有利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的成效直接决定生态质量的成色。聚焦“减污”治理,一方面可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绝对增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环保效益;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从而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好”的目标抓巩固,对准“难”的问题求突破,坚持“严”的标准强震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旗帜注释:提出第三个聚焦减污,说明减污的好处:提高环保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并就减污提出具体措施。)
聚焦“治沙”,有利于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甘肃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治沙区域之一。(旗帜注释:指出甘肃省荒漠化严重,对于治沙的迫切。)通过科学治沙,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防护体系建设和治理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存在环境。要围绕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综合施策、持续用力,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统筹推进防护体系建设和治理项目实施,落实宜沙则沙、宜荒则荒要求,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旗帜注释:提出第四个聚焦治沙,针对甘肃省情,提出打好阻击战、攻坚战,走出一条甘肃特色防沙治沙路。)
聚焦“兴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安全保障能力。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水资源短缺且区域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等生产要素不相匹配,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旗帜注释:指出甘肃省水资源短缺问题,说明治水的重要性。)聚焦“兴水”,通过建设水库、引水工程、水土保持等方式,实现跨区域用水供给,有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通过实施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强污染源监管和执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式,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要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在开源和节流两端协同发力,强化引调保总量,细化约束降损耗,深化监管防浪费,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旗帜注释:提出第五个聚焦治水,提出具体举措来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资源环境,从而达到之水目的。)
聚焦“防灾”,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省环境风险隐患较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尤为重要。(旗帜注释:指出甘肃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说明防灾的重要性。)从防范风险的角度看,聚焦“防灾”,可以有效完善监测措施,实时掌握灾害动态和风险趋势,把监测预警做得更准;从治理根源来看,聚焦“防灾”,可以有效实施重点区域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加强河湖湿地、森林草原和山体滑坡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把治理工作谋得更细;从应急救援的角度来看,聚焦“防灾”,还可以有效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性和协同性,把应急工作做得更实。(旗帜注释:提出第六个聚焦防灾,并从三个角度即防范风险、治理根源、应急救援,来提出具体防灾举措。)
B-金句背诵积累
1.聚焦“转型”“扩绿”“减污”“治沙”“兴水”“防灾”,高水平推动美丽甘肃建设,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紧盯“好”的目标抓巩固,对准“难”的问题求突破,坚持“严”的标准强震慑。
3.在开源和节流两端协同发力,强化引调保总量,细化约束降损耗,深化监管防浪费。
C-出题方向预测
1.近期,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拟于近期召开学习会议,请你起草一份会议通知,格式规范、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不超过400字。
2.结合给定材料,就下一步我省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优美宜居宜业新甘肃,写一篇对策性文章。要求:(1)复合省情政情。(2)有针对性、可行性。(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