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党的二十D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重要论述。***2021年4月视察广西时,叮嘱我们“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居住、养老、治安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广西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全文字数:2279;推荐阅读时间:12分钟
A-文章写作精析
***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释了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更深刻阐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要协同发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南。我们不仅要深刻把握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对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更要从全体人民、协调发展、美好需要三个向度全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中扎实推进壮乡人民的共同富裕。(旗帜遴选注释:本段引用***的指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进而提出要从全体人民、协调发展、美好需要三个维度促进壮乡人民精神富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要在“全体人民”上下功夫。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首先,“全体人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人类历史上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创造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又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积极引领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其次,“全体人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享有者。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努力缩小区域、城乡与个体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差距,关注和帮助文化弱势群体,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更加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好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再次,“全体人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评判者。***多次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否得到改善,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否得到极大丰富。我们要打通人民评判的渠道和路径,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标准。(旗帜遴选注释:本段策议结合,先通过议论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再阐释需要通过缩小地区差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全体人民精神富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要在“协调发展”上下功夫。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只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才能既实现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又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必须以物质生产的极大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能够为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保障。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虽然“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们要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推进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旗帜遴选注释:本段主要通过议论说理方式,利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说明了要在协调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要在“美好需要”上下功夫。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美好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优化公共服务,以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人民美好需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最近印发的《2023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免费开放实施方案》,要求全区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11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4个博物馆(纪念馆)、4个市级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要通过持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确保免费开放规范化、服务项目品牌化、文化活动常态化、文化服务均等化。其次,要树牢精品意识,以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需要。近年来广西涌现大量优秀文艺作品,彩调剧《新刘三姐》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电影《秀美人生》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纪录片《苗寨八年》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电影《黄大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要通过深入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不断打造彰显桂风壮韵的文艺精品。再次,要深耕民族文化,以特色民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需要。广西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新民歌大会》、“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文化产品享誉全国。要积极从民族文化中找灵感、找题材、找角度,打造更多优质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要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树牢精品意识、深耕民族文化等方式实现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B-写作金句积累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2.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3.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C-出题方向预测
1.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D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请你谈一谈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解。
2.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请你结合广西实际,围绕“共同富裕”,写一篇策论文,题目自拟,措施得当,内容详实,1000字左右,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