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本文以习近平对青海生态的殷殷嘱托为出发点,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构建国家公园群建设、国土绿化任务、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任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守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在以学促干中厚植生态本底,逐绿前行铺展秀美画卷。

厚植生态底色 铺展秀美画卷
青海省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守护好青藏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选择,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途径。【旗帜遴选解析:青海在生态领域的定位、战略选择,以及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途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在持续学深悟透、走深走实和笃行实干上下功夫,切实承担好维护三江源生态安全、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旗帜遴选解析:青海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走深走实。注:“三个最大—青海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以学促干,在构建国家公园群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点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青海生态领域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过渡句)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中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取得新成效。【旗帜遴选解析:以排比形式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表述如何开展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今年,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步入三年巩固提升新阶段。面对新目标、新任务,青海省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持续巩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着力推动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国家公园群。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设立工作高水平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高效率开展。【旗帜遴选解析: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步入新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以理论为支撑,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动国家公园群建设。】
在主责主业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今年以来,青海省完成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巩固提升行动,编制完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方案》,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旗帜遴选解析:首句点题,在主责主业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如何推动:完成实施情况评估、编制完成方案、优化方案,结尾是取得的成效。】
同时,在制定加强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的综合管理,完成坎布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迎检等基础上,青海省将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多次召开部署工作会议,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手制定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总体方案》将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旗帜遴选解析:除制定加强自然遗产综合管理、国家公园迎检等工作,国家公园论坛也是重要工作任务,青海高度重视、积极筹备。】
心怀“国之大者”,在大规模国土绿化上构建新格局
青海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结合起来,切实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对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重大任务深入谋划、系统推进,巩固成果、持续用力。【旗帜遴选解析:首句生态领域金句,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高规格推动国土绿化。青海省通过开展省级领导义务植树及“厅局长林”“政协委员林”“民营企业家光彩林”等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完成植树800余万株。同时,坚持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一体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国土绿化16.5万公顷(247.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9.4%;完成防沙治沙59.67万公顷(89.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2.4%,植绿护绿爱绿蔚然成风。
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率先在大规模国土绿化上构建新格局。
今年,青海启动实施《青海省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黄河流域、湟水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西宁南北山绿化四期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实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黄河流域尖扎—同仁段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坚决扛起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重任,全力抓好当前防沙治沙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旗帜遴选解析:通过开展植树活动,建设生态廊道、区域绿化工程等项目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在主题教育中,针对乡村绿化美化发展不平衡,与农民群众期盼的优美生态环境还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深入调研,编制完成4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方案,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在加快实施黄南州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推进39个村庄绿化美化年度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实施了8个省级森林城镇、16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旗帜遴选解析: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结合主题教育,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调研,并找到解决措施。】
扛牢政治责任,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开创新局面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义不容辞。【旗帜遴选解析:生物多样保护是什么,为什么及意义。】
全面系统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今年,青海积极探索建立“林(草)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联动工作机制,并印发2023年林(草)长制工作要点,林草资源保护、生态治理修复、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全部纳入林(草)长管护新体系。【旗帜遴选解析:通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印发工作要点、林(草)长管护体系等措施全面系统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青海获批“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青海分库”建设,编制了《西宁国家植物园创建方案》,已收集青藏高原动植物标本60万份,并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布了《青海省乡土草种名录(第一批)》。【旗帜遴选解析: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另一个措施。】
作为湿地大省、湿地强省,以实际作为在湿地保护修复上打造新名片。今年以来,青海实施了黄河青海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泽库泽曲、乌兰都兰湖等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19项,并积极推进湿地分级管理。【旗帜遴选解析: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
积极探索推进地球第三极生态保护新路径。青海持续推进30个国有现代林场创建试点建设,集体土地委托营造林与管护改革全面展开,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全面启动,《青海省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加快推进林草碳汇能力建设,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碳汇试点项目有序推进。【旗帜遴选解析:通过现代林场创建试点建设、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等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地球第三极生态保护新路径。】
青海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扛牢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在以学促干中厚植生态本底,逐绿前行铺展秀美画卷。【旗帜遴选解析: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保护生态环境理念渗入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实际工作中,在以学促干中厚植生态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