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7月15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年技能日”,今年的主题为“就业引领 技创未来”。连日来,全国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西安,航天科技集团举办“绝技绝活”发布和展示活动;在江苏盐城,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各项工作已筹备完毕,即将发布全国首个省级技工院校就业质量白皮书......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行动,必将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时代浪潮中竞相涌现、发光发热。
![1689774739202599.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719/1689774739202599.png)
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成才报国
陕西西安,中国航天科技六院举办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发布活动,现场展示钳工5秒目测配钥匙、车工精准剥蛋壳等绝技实操;广东东莞,规模大、工种多的全市技能大赛开赛,技能人才纷纷亮相、精彩比拼;江苏盐城,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正在进行时,技能展演、专家讲座、招生宣传等一应俱全……(旗帜注释:文章开头列举了陕西西安、广东东莞、江苏盐城等地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7月15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年技能日,这天前后,各地各部门开展丰富宣传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青年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旗帜注释:2014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7月15日定为世界青年技能日,旨在呼吁各国通过提升青年群体技能水平,帮助青年群体实现更好就业。
我国自2016年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今年活动主题为“就业引领 技创未来”。)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崇尚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升级提供澎湃动能。(旗帜注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人才活力持续释放,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学好一门技能,可以自力更生。“泡”在实训楼里优化产品工艺,在激励竞争中斩获奖项、找到心仪工作,00后青年学子卢琬的心得是“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宏大的志向,有过硬的本领,就有可期的未来”;从技校学生到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奖牌,再到2011年最年轻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后青年工匠裴先峰的秘笈是“就是用心学、刻苦练”……如今,越来越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教室车间学技能,在生产一线练技术,唱响一曲曲劳动者之歌。(旗帜注释:通过列举00后青年学子卢琬的事例,说明学好一门技能,可以自力更生。此处事例旗粉们可积累学习,运用到遴选考试。)
练好过硬本领,技术创造未来。能“听”出刀具磨损的程度,源自于日复一日加工毛坯、钻研数控的苦练勤学,在首席技师、数控铣工马小光看来,“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样:只要认真钻研,铁疙瘩也能变成精密件”;机修钳工王树军在别人觉得枯燥的工作中品味出有趣,还成立工作室,用业余时间写下十几万字业务笔记,对来学习的年青人倾囊相授……各行各业都有倾注匠心匠艺、锤炼绝活绝技的大国工匠,他们干一行、钻一行,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实现技能报国。(旗帜注释:通过列举首席技师、数控铣工马小光、机修钳工王树军的事例,练好过硬本领,他们干一行、钻一行,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实现技能报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51所,在校生445万人,在校生规模和开展职业培训规模创历史新高。需要看到,培养技能人才并非朝夕之功,还需要在强化奖励激励、畅通发展通道、完善保障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拿出真招、实招,让技能人才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才会让更多青年人愿意投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通过提升技能实现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旗帜注释:我国技工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对策:强化奖励激励、畅通发展通道、完善保障政策。)
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旗帜注释:最后一段阐述了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