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太空视角下的中国五颜六色,而其中的农田不仅看上去色彩斑斓,更是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核心要义。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怎样严守?如何落实?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之根本,想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是核心要义。
![1687790175869970.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626/1687790175869970.png)
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旗帜注释: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再次强调节约集约用地,尤其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对于一个超过14亿人的国家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从这个角度来看,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丝毫不可懈怠、时刻不能松劲的“国之大事”。(旗帜注释:“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多年来耕地总量减少的势头也得到初步遏制。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130万亩,继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增长后再次实现净增。因此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丝毫不可懈怠、时刻不能松劲的“国之大事”。)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自己饭碗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诚然,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然而,无论是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波动的国际市场还是人多地少的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维度考量,“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相反,要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等手段,来守护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旗帜注释:我国耕地面积总量仍然趋紧,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许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还要结合实际问题,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以案彻改。近年来,面对我国耕地保护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苗头、新问题,中央和地方不断丰富治理“工具箱”,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通过完善法律、提升技术、严格执法督查等手段,发现、曝光和处理了一批典型犯罪,并督促整改。例如,部分地方“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一些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一些地方补充耕地不实,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等等。此外,现实中也有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倾向。种种行为,严重冲击着耕地红线,损害了人民群众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利益,更危害着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这些群众举报和执法督查发现的问题,必然要一一强化跟踪治理,以案警示,促改彻改。(旗帜注释:耕地保护要结合实际问题,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以案彻改。列举了一些损害耕地红线的行为,因此针对这些发现的问题,要一一强化跟踪治理,以案警示,促改彻改。)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保数量的基础上,更要提质量。耕地保护本身就是生态保护的一环,需统筹好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六成左右耕地质量并不高。《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提到,从2023年起,启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全国每年平均将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各地要拿出智慧,积极联合相关机构和农民,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建设水利设施、农田输配电建设等手段综合施策,守护好耕地红线,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赋予土地更丰盈、更持续的生命力。(旗帜注释:从质量上看,《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96等,高于平均等别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39.89%,低于平均等别的耕地占60.11%。也就是说,我国六成左右耕地质量并不高。对策: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要拿出智慧,积极联合相关机构和农民,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建设水利设施、农田输配电建设等手段综合施策,守护好耕地红线,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赋予土地更丰盈、更持续的生命力。)
守耕地,实仓廪,安天下。手里有粮,心就不会慌。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应当是每一天的自觉和行动。期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一起,拿出担当作为,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旗帜注释: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只有严守耕地红线,加快集约使用和有效涵养,让18亿亩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们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稳、更好、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