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科技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至关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对分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创新评价方式、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评价改革、健全完善评价管理制度、推进“三评”改革等作出系统部署,出台“破四唯”等一系列相关改革举措,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与广大科研人员的诉求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比,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还存在落实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破四唯”“立新标”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人民论坛网》(2022年11月14日)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探索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新标准,力求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旗帜注释:文章背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部署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安排,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科院等八部门制定《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强国建设,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有关工作还存在不断提高的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对为国育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旗帜注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评价工作,虽然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但是,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有关工作还存在不断提高的空间。)
有关部门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是从人才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入手,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旗帜注释:过渡段,承上启下。)
《方案》明确,坚持问题导向,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具体来看,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打破旧有条框与束缚,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将使更多拥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有破就有立,“立新标”更使人眼前一亮。首先,品德被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是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切实践行,更是对歪风邪气坚决说“不”。在此基础上,强调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对在相关科研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员,在考核评价上加大倾斜力度。除了突出重点,还有分门别类。针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四类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分类制定并健全评价标准,这既是尊重科研规律的体现,又将避免“只用一把尺子衡量”的弊端。总之,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才是有关改革的根本目标。(旗帜注释:《方案》的亮点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的,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各方协同实施。对参加试点的单位和地方来说,要认真领会相关精神,扎实推进评价改革,尤其要重视解决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破除影响人才发展的机制掣肘。试点主管部门更应肩负起组织推动责任,做好指导监督、服务保障工作。唯有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试点中不断总结评估,在积累经验中改进提升,才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旗帜注释: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依赖于各方协同实施。对参加试点的单位和地方:要认真领会相关精神,扎实推进评价改革,要重视解决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破除影响人才发展的机制掣肘。试点主管部门:起组织推动责任,做好指导监督、服务保障工作。要结合试点单位主管部门的行业特点和主体工作,部署体现行业特色和部门主责主业的试点任务;同步部署地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任务,为区域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推进探索经验路径。)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加快形成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浓厚氛围,把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必将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动能。(旗帜注释:总结段:要加快形成和完善的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浓厚氛围,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