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饱含殷殷期待,促人深入思考。

破除“心中贼”,关键在“固守本心”
《学习时报》(2022年05月05日)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难在于难以一辈子固守本心,而“固守本心”也是破除“心中贼”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说:“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旗帜注释:“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时任都察院左佥御史的王阳明,在明德十三年去江西剿匪时,与其弟子书信中的话。意思是说,剿灭山中的匪贼是容易的,但要灭掉人们心中的贼念就困难了。这里的“心中贼”,狭义理解,可以认为是人们的作贼之念;若从广义理解,可以认为是人们心中的所有贪念、邪念。这种“心中贼”,不仅匪贼有,普通百姓有,为官为吏者也有。王阳明给出的破解这种“心中贼”的方法就是:心上修,事上练,致良知。总书记给出的破解这种“心中贼”的方法就是:固守本心。)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难看出,党员干部要行稳致远,在岗位上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慎始慎终,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全面体检”,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思想自觉,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固守本心,永葆政治本色,在新时代踔厉奋发、笃定前行,交出优异时代答卷。(旗帜注释:“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希望同志们“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此语化用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四十》,化用了中国古代“慎微”和“节欲”两种思想。心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指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也是为官从政必须涵养的政治品格。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共产党人的“心学”,思深悟远、常学常新,需要的是一辈子的拂拭、打磨、精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否则就会“一次做让步,次次守不住”。)
破除“心中贼”,关键在消除“杂念”,当好“清醒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些党员干部行差踏出的源头,就在于思想上出现了“杂念”,正是因为一些错误想法的出现,让他们在言语上、行为上,开始脱离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破除“心中贼”,让党员干部当好“清醒人”,不仅要“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更需要依靠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的“当头棒喝”能够警醒、唤醒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状态,不逾越党纪国法分毫。(旗帜注释:分论点一:破除“心中贼”,关键在消除“杂念”,当好“清醒人”。一些党员干部出差的源头就在于思想上有“杂念”,致使他们在言语上、行为上,开始脱离群众。党员干部要想当好“清醒人”,就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依靠群众,时刻保持清醒状态。)
破除“心中贼”,关键在剔除“弊病”,当好“明白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破除“心中贼”,就要警惕潜在的威胁,党员干部既不能讳疾忌医,也要治未病之病,善于在预防上下功夫,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在风险隐患的源头上消除问题。“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党员干部要始终当好“明白人”,要通过深入检视自己,在触动灵魂上下功夫,拧紧思想“总阀门”,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方能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旗帜注释:分论点二:破除“心中贼”,关键在剔除“弊病”,当好“明白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此典句出自苏轼所著《范增论》,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蕴含着深刻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都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破除“心中贼”,关键在固守“本心”,当好“老实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破除党员干部“心中贼”,关键在根除“私心”、固守“本心,这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永葆为民赤诚之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抓好“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坚守底线、原则,始终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当好对党忠诚的“老实人”。(旗帜注释:分论点三:破除“心中贼”,关键在固守“本心”,当好“老实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必先稳固它的根部;要想水流向远方,必先疏导它的源头;要想国家安宁稳定,必先多积德义。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喻,阐发安邦治国的道理,通俗易懂而又深刻贴切。所谓“固根”者,喻其治本也。根深才能叶茂,干壮才能枝高。身为人君者,多积“德义”,政治清明,国家才能安定,社会才能进步。所谓“浚源”者,喻其疏导也。)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固守本心”,能够让党员干部恒守初心、规范用权、心系民生,时刻做到不忘根、不忘本,把准前行方向,用真心换真心,用实干赢民心。(旗帜注释:“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出自宋·朱熹《四书或问》,意思是天下最难把持的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心中贼”,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如果不对这些非分的欲望加以节制、而任由其泛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只有不断地砥砺自我和淬炼心性,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负面的欲望,才能够明心见性、扫荡心中之贼、提升人生境界,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