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为广大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青年干部应牢记领袖嘱托,敢于担当、勇于斗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本文以总书记讲话为主题,采用“总-分”结构,围绕坚定担当和斗争的意志/锻造担当和斗争的本领/涵养担当和斗争的格局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挺起勇担当、敢斗争的硬脊梁
《中安在线》(2022年04月12日)
“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开拓进取、矢志奋斗。(旗帜注释: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对党员干部提出三个“摆进去”要求,要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开拓进取、矢志奋斗。)
坚定担当和斗争的意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首先要坚定担当和斗争的意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斗争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有的是“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这样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需认清,我们党一路走来就是在担当和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因此,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我们必须淬炼无私的品格、激发无畏的勇气,肩膀要宽、骨头要硬,不能退缩、不能胆怯,要挺身而出、敢于出击,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坚定担当和斗争的意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毛泽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这首诗既颂扬了“定力”,也颂扬了“磨砺”。其中“乱云飞渡仍从容”颂扬的就是“定力”。后列举了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斗争的现象:顾虑多、遇到矛盾问题惊慌失措,这样都是成不了大事的。因此,我们要坚定担当和斗争的意志,淬炼无私的品格、激发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锻造担当和斗争的本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只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还存在担当水平不够、斗争本领不强的问题。有的有恐惧症,不敢担当;有的有无能症,不会斗争。这些“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问题和现象,都反映了担当和作为既需要意志与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本领。只有本领过硬,多几把刷子,不断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才能胸怀自信、充盈底气,以硬脊梁承重压、宽肩膀挑重担。要常葆精进之心,常兴实干之风,坚持在复杂严峻的实践环境中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多经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在学习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之中,真正掌握担当斗争的真本领,练就担当斗争的真功夫。(旗帜注释:分论点二:锻造担当和斗争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既指导当前工作,又明确努力方向。那些不愿斗争、不敢斗争的,很多也是因为本领恐慌、不会斗争,这些都反映了担当和作为既需要意志与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本领。因此我们只有本领过硬、常葆精进之心,常兴实干之风,多捧“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才能真正掌握担当斗争的真本领,练就担当斗争的真功夫。)
涵养担当和斗争的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顾大局才能成大事,顾大局才能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尤其需要充分认识、透彻领会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战略高度给予清醒认识和审慎处理,在求取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平衡中提升境界、拓宽格局,做到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我们就聚焦什么、谋划什么。要拿出对历史负责、对当下负责、对将来负责的胸怀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原则和价值取向,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不介意职责内外,不畏惧艰难险阻,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身体力行、躬身实践,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还为人民谋利,更为全局添彩。(旗帜注释:分论点三:涵养担当和斗争的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会有大作为。青年干部要把胸怀“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谋思路、定政策,做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不错位不缺位。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一致、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