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本文聚焦乡村五大振兴中的“人才振兴”,从“育起来”和“引回来”两方面着手,提出了孵育、塑造、回引乡土人才的具体对策做法。2021年是乡村振兴工作元年,乡村振兴工作极端重要,将成为遴选考试中的重要热点。旗粉们要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学习掌握相关精神和政策,积极主动积累有关素材,从实际工作中吃透精神、找准方向、做好储备,为遴选上岸奠定有利基础。

做好乡土人才振兴文章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2021年12月10日)
***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百年党史,其实就是一部“培养、团结、引领、成就、壮大”人才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虹吸,加上农村几十年“少子化”的原因,农村出现“空心化”苗头,“候鸟式”“市民化”农民增多,乡土人才老化现象开始显现。欲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先实现乡土人才率先振兴,让更多“千里马”在伟大时代竞相奔腾于乡村原野。(旗帜注释:首段以总书记关于人才重要论述着手,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奠定了本文“人才”这个核心要素。同时该段还简要阐释了农村出现“人才荒”的原因,为下文对症下药阐述如何振兴人才提供了基础。)
大力孵育后备乡土人才。相比于大城市,农村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短板,想吸引一、二线城市的高端人才大规模到农村创业,还面临一些客观因素局限。乡村振兴战略急需更多实用人才支撑。在既不能完全靠引进人才,又等不起的情况下,壮大人才队伍,需要眼光向内。要克服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力持续外流的困难,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围绕本地产业、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确立和调整人才培养政策及人才工作重点方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基层组织,要有蜻蜓般的敏锐性,用识才的慧眼,及时发掘挑选出那些有胆识、能吃苦、爱钻研,想干事创业,有望成为实用人才的“秧苗”,纳入组织视野,作为乡土人才的后备力量培养。通过将这些乡土人才“秧苗”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定期聘请技术专家到生产现场对他们进行教学指导,开办专业技能培训班,或者通过“基地+产业”“公司+农户”“基地+产业+高校”“互联网+物流+小微农业企业”等模式,让他们的生产技术、创新创业本领得到系统提升,让他们在党组织的关爱下,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成为技能、本领过硬的“田专家”“土秀才”,从而不断壮大乡土人才的队伍。(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大力孵育后备乡土人才。该段前半部分着眼乡村人才“引不进、等不起”等现实问题,后半部分着力从发现“秧苗”、如何培育“秧苗”等两个部分出发,提出将“秧苗”培养成为技能、本领过硬的“田专家”“土秀才”。)
大步羽化可塑乡土人才。“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对身边在苦苦创业的乡土人才,不能熟视无睹。要大力扶持那些有塑造潜力的乡土人才,在他们需要或者遇到难关时,及时服务和帮助他们,激活他们的干劲,让他们成长壮大,最终羽化蝶变成能“挑梁”的“领军型”人才。要切实改变乡土人才各自为战,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健全、升级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塑造新时代“农民专家”,实现同类产业的乡土人才“抱团”发展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话语权、竞争力并降低风险。要引导各地乡土人才树立地区“一盘棋”的思想与“品牌”意识,齐心打造各类龙头产业,实现“龙头”引领,乡土人才分工协作,“管理、标准、质量、销售”统一的良性经营局面,解决乡土人才价格内卷内耗,生产经营盲目无序的问题。要通过协调银行、就业、税务、工商、商贸、网信、农口部门及涉农高校,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销售等方面对乡土人才的产业进行跟踪扶持,帮助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让家庭作坊羽化蝶变为现代农业企业,从而提升经受市场风雨的能力。破除一些乡土人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要利用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成果,创造政策条件,让乡土人才中的“种植能手”能跨村、跨乡整合土地进行“集中连片”经营,帮助乡土人才大胆走出去,做大做强产业,为今后的产业“规模化、链条化”羽化蝶变打下基础等。(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大步羽化可塑乡土人才。本段聚焦乡土创业人才这一群体,提出要帮助他们“抱团”发展和“规模化”经营,并提出要从思想、政策、资金、税务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
大量磁吸在外乡土人才。“一袭青衣染芳华”,中国城市发展史是半部农民进城史。在城市打拼的庞大农民队伍中,有不少身怀技能的种养能手、操作老手、经营高手,这些“能工巧匠”经营的行业也许变了,但农民身份没变,故乡情结没变。进城工作后,接触面大了,见识广了,经历丰富了,思维也活跃了。如果能让这些在外乡土人才返乡创业,不但会增加乡土人才队伍总量,也会架起更多城乡间的桥梁,形成叠加效应,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穷活力。“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要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用“三顾茅庐”的真诚,引导和感染他们扛起责任,回报故土,让他们展现实力、能力和影响,带资金、带团队、带经验和带感情来家乡投资兴业,或者带着朋友、客户一起到家乡来投资开发。要满足返乡人才对创业软硬环境的需求,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宽松政策、优惠条件、优质服务、一流平台,修桥铺路,做到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到位,明晰山林土地权属,帮助妥善解决涉农纠纷等社会性矛盾,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才有前进之勇。要建立政治“辅导员”“联络员”队伍,通过走入返乡人才心间,对他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进行政治启蒙、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将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党内,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对表现优秀的人才,进行宣传表彰,增添政治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旗帜注释:分论点三:大量磁吸在外乡土人才。本段从“做好人才服务”“搭建创业软硬良好环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回引在外乡土人才提出了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