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近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本文就决议中的十条历史经验之“坚持人民之上”,采用总分的结构进行论述,第一段统领全文,由《决议》引出本文主题,接着由如何做才是“人民至上”引出本文的分论点。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总论点和分论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最精彩的是本文小标题的凝练,不仅紧扣本文主题、格式统一,在语言的运用上生动、接地气,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旗粉们要多积累漂亮的小标题,运用到自己的大作文写作中去。

坚持人民至上要“下真功夫”
《人民论坛网》(2021年11月28日)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式发布。《决议》第六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十条历史经验之一,这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脉相承的。(旗帜注释:知识扩展,“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新时代新征程上,年轻干部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体学习领会《决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百姓之心为心,自觉当好群众身边的“百姓官”“贴心人”“主心骨”,在倾听民意、解决民忧、大战大考中“下真功”,以更加昂扬姿态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旗帜注释:本段的最后就如何坚持人民至上做出了具体的描述,用及其接地气的语言定义何为人民至上,以及要做到人民至上我们需要做什么,特别注意的是作者的写法,本段提出的观点,均灵活应用与下文的小标题中,让总论点和分论点很好的做到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当好“沾烟火气、说土味话”的“百姓官”,在倾听民意上“下真功夫”。“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才不堵”。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一到宁德就下基层调研,一个县一个县地跑,一去就是一个月,把宁德下辖9个县市全部跑遍了,并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新的征程上,年轻干部也要自觉增强“看齐意识”,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感,时刻把人文关怀作为群众工作的底色,做到“身”“心”皆入基层,经常性地走走充满“烟火气”的小街巷、农家屋,到田间地头坐坐群众的小板凳,与群众唠唠“土味情话”,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时刻当好一名群众认可的“百姓官”。
当好“敢于逆行、勇于冲锋”的“主心骨”,在大战大考上“下真功夫”。“船至中流,尤须击楫奋进;山行半坡,更要发力加劲”。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又呈多点散发之势,面对风险挑战,各地干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冲在一线,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当努力向这些最美“逆行者”看齐对标,遇到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考验,当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起而行之冲锋在前,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难时刻豁得出去,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大战大考中打开一片天地,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干出一番事业,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当好“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贴心人”,在为民解忧上“下真功夫”。张思德、焦裕禄、王继才、廖俊波、黄文秀……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踏上新征程,年轻干部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追求,一以贯之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立足本职岗位、发扬优良作风,深化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足“绣花”功夫解决群众身边危房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等“急难愁盼”的“枝叶小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旗帜注释:三个分论点的论述方法是一致的,就不一一解析了,均为先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强调每一段的中心论点,接着就开始陈述要如何做才是一名群众认可的“百姓官”、“主心骨、”和“贴心人”,本文在论述的时候语言质朴深得民心,在每一段的论述中均引用了诗句加以佐证,每一段中引用的诗句也是质朴且通俗易懂的的,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文的小标题,上承文章的开头的论述,下启每个分论点的论述,这是本文最明显最出彩且值得学习的写作手法。本文美中不足的是第三个分论点的论述,写作上略逊于前两个,没有前两个分论点的论述那么令人惊艳,但仍瑕不掩瑜。另外提醒旗粉的是,本文每一个分论点均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建议旗粉们将本文的例证进行记忆,可灵活运用于自己相关的论述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