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科研精神是科学家们身上的科学精神,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他们在为科研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推动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开篇,引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接着又以三个分论点“奋斗三资”来论述,文章行文流水、脉络清晰,值得旗粉们学习。

礼赞“科研精神”,描摹“奋斗三姿”
《人民论坛网》(2021年11月8日)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勇于从广大科研工作者身上汲取“科研精神”,在砥砺奋斗中描摹“无我”“大我”和“忘我”的奋斗之姿,薪火相传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旗帜注释:开篇简单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引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我们要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科研精神”,在砥砺奋斗中描摹“无我”“大我”和“忘我”的“奋斗三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旗帜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800万元人民币。每年不超过两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35人获此殊荣。)
无私奉献,描摹“无我”奋斗之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倾情奉献,不辞艰辛、不计名利,把青春交付于科研事业,将以身许国的报国之志融入伟大事业。如今,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展露锋芒,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中国的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水下“护国之盾”……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彰显着中国的科技实力,“成绩单”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发扬科研工作者身上无私奉献的精神,甘当“孺子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投身火热实践,以“无我”精神奋斗和坚守,为党分忧、为民尽责,在行动中诠释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本色。(旗帜注释:分论点一:无私奉献,描摹“无我”奋斗之姿。三个论点分为三段话,每个分论点都格式一样,对仗工整,形成三个排比段,开头先简明扼要提出分论点,其次举例论证分论点,接着一句古诗谚语金句过渡,最后提出广大得科研工作者要以甘当“孺子牛”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攻坚克难,描摹“大我”奋斗之姿。誓言无声,行动有力。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无畏无惧、自强自信的精神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攻坚克难,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从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到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中西医结合取得成效,在科研一线,科研工作者以“大我”奋斗之姿攻克“卡脖子”技术,在他们的不懈奋斗下,支付技术、5G、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成就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员干部要从科研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历史方位标注砥砺奋斗的行动坐标,肩负起历史和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激发斗争意志,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凝心聚力、矢志不渝,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旗帜注释:分论点二:攻坚克难,描摹“大我”奋斗之姿。本段从最新遇到的新冠状病毒入手,到5G、无人机、人工智能,科技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得科研工作者要从科研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精益求精,描摹“忘我”奋斗之姿。科研工作者在屡败屡战的探索中,在精益求精的研发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走上了科技发展的“逆袭之路”。在核潜艇研制工作之初,黄旭华等科研工作者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反复验证,一边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水下试验,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最终打造出了“蓝鲸驶入大海”的“国之重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党员干部要以科研工作者为榜样,涵养“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学习自觉,激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习热情,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具体实践和工作本领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学、融会贯通地用,在学用结合中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本领。(旗帜注释:分论点三:精益求精,描摹“忘我”奋斗之姿。广大党员干部以科研工作者为榜样,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