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选用好干部、培养好干部,让一批为民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聚焦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重庆万州为例,从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在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加减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论述了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提出我们要如何选好育好用好留好人才,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论点清晰,对策实用,可对相关对策积累应用于遴选考试的笔试和面试中。

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12日)
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旗帜注释:开篇点题,提出要完善政策软环境来激发人才活力,培养造就“三农”工作队伍。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云安村,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西部,位置偏远,曾是贫困山村。如今,种地不挣钱的日子翻篇了,大片曾抛荒的土地变成整齐有序的良田果林,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云安村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旗帜注释:以云安村为例子,通过对比表明万州某村从贫困山村到如今的生机勃勃,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就业创业,从而引出下文论点,得出人才的重要性。)
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云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富,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前两年,张大富被选派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学习锻炼,当地农村加强基层党建、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成效,让他开了眼界。从山东回来后,他积极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建起生态猪场,年产值超400万元;“粉黛脆李”管护上了新技术,长势良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让能人多起来、干部强起来,就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旗帜注释:通过围绕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展开论述,以云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富的事例进行论证,从他学习先进经验,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养殖业,运用新技术发展种植业,以此论证好的带头人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此段可以和下段结合起来学习,此段更像是遴选考试案例分析中的事例和表象,下段是进行总结提炼概括,也是我们考生考试必备的能力:总结归纳概括能力,是基础,应该在平时看文章的时候进行训练和强化。)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团结好群众、落实好政策、发展好产业,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是一道关键考题。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重庆万州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多人到山东跟岗学习。在万州,乡镇干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程教育等方式,带动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充电”,准确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他们理解政策、找准产业的能力。选用好干部、培养好干部,让一批为民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旗帜注释:承接上文,进一步论证以重庆万州的例子来论述了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怎么办,选用好干部、培养好干部,让一批为民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真正为乡村振兴选好人才。其中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跟岗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程教育等措施值得积累。)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一位乡镇干部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愿意返乡创业、投身农村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不知道能不能回、怎么回、跟谁表达‘回乡’的愿望。”为此,重庆一些地方邀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士回乡座谈,介绍政策条件和创业环境。这一做法,让不少人深受鼓舞。有人统计,这类座谈会的出席人数是预计的近3倍,座谈时间也超出预期。人才有意愿,政策更要有诚意。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有作为。(旗帜注释:此段从人才保障来谈,指出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首先引用乡镇干部之口,指出人才回乡存在的问题:能不能回、怎么回、跟谁表达‘回乡’等三个问题,并且以重庆邀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士回乡座谈会的例子进一步需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最后提出对策: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在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加法”。重庆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编制落实规划,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质提速,部分收益可按比例作为负责人的奖励绩效,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增强他们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动力。另一方面,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减法”。比如,尽可能剥离一些不属于村两委的职能事务,减少重复性、形式化的工作要求,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抓好产业发展。选好人才、育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旗帜注释:此段从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加减法”展开论述,提出对策:一方面要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加法”,接着以重庆结合“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实例来进行论证;另一方面要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减法”,减少基层负担,更加注重实际行动,要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近年来,重庆不少地方主动联系本地的外出能人,跟他们讲讲村里的变化,听听他们关于发展的想法。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我们就一定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旗帜注释:总结全文,发出展望,呼应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