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在此间留下的烙印。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世界的人,怎该忘记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当时,更加深远的影响在现在和将来。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共同富裕,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时革命才算成功。斯人已逝,其言犹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本文以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切入,论证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回顾了辛亥革命发展的过程,论证了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和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作为我们这一代,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此文分析的亮点在于拓展了很多知识,旗粉们可以积累学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人民论坛》(2021年10月12日)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谆谆话语,既饱含对革命先驱的崇敬与追思,更充满对新时代奋斗者的鼓励与鞭策,对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旗帜注释: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强调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深切纪念和缅怀历史功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之境。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努力。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我们深切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的巨大牺牲奉献、伟大历史功绩和卓越历史贡献,深切缅怀一切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道路上顽强斗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人民英雄,就要从他们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真心实意地向伟大的英雄先烈致敬。(旗帜注释:110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旗帜拓展:回望历史,在19世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1894年,年仅28岁的孙中山先生提议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宗旨。此后,民主革命人士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撼动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统治。“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宗旨。此后,民主革命人士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撼动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统治。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点燃推翻封建王朝的战火,宣告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赞扬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虽然受到历史进程、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总书记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明确指出,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武昌起义后,全国范围内的大起义风暴席卷而来。湖南、云南、广东等13个省和上海纷纷高举义旗。此外,1912年 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否定清政府的封建教育,倡导男女平等,革除封建陋习....孙中山先生还亲自推广一种穿着方便的新样式男装,这种男装被后人称为“中山装”,广为流行。
2016年11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总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深崇敬之情。总书记指出,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是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孙中山先生始终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他于1917年至1919年写出了《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构想了中国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
在20世纪初的旧中国,这些宏大构想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昔日的宏伟梦想终成现实。
“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抚今追昔,总书记动情地说,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辛亥革命之所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中关键一条就在于将爱国主义贯穿其中。一切为了民族大义而付出的努力,本身就极具意义、值得崇敬。面对民族危亡的境地、民不聊生的状况,爱国主义精神给了中国革命者奋起反抗的最深沉、最厚重、最持久的力量。正是凭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忠贞与无限热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并领导和号召一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胸怀大义、集结起义,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最终用行动践行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爱国主义感召下,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为实现民族大义而团结奋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对国富民强的美好憧憬,用百年奋斗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续写爱国主义的宏伟历史,不断创造向着民族复兴前进的伟大奇迹。(旗帜注释:辛亥革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关键一条:将爱国主义贯穿其中。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投身革命的动力,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诠释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表现得更为理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切纪念和缅怀辛亥革命创造的历史功勋、用心感悟和传承辛亥革命蕴含的崇高精神基础上,脚踏实地矢志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深刻理解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的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的深刻内涵,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有力前行;我们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充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助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旗帜注释:文章结尾对党员干部提出要求: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进一步传承辛亥革命精神,时刻“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追梦奔跑,努力创造更多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辉煌业绩,让复兴之梦更圆更亮。)
【旗帜延伸】
辛亥革命110年五点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