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充实完善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确保问题准、措施实、效果好,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
本文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这一主旨,从坚持人民至上、实干兴邦、创新驱动、发展导向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了典型的“是为办”思路,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是一篇典型的策论文。旗粉们要注意其与议论文的区别,在大作文作答时,审清题目,正确选择文体。

在为群众办实事中书写新时代奋斗之歌
《人民论坛网》(2021年09月22日)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充实完善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确保问题准、措施实、效果好,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了多次集中教育,尽管每次的主题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强化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是共同的教育目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必选的规定动作。当前,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是衡量新时代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从疫情防控到灾后重建,从应对汛情到复工复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效就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尺。(旗帜注释:首段以《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开篇,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这一时政热点,点明“为群众办实事”的文章主旨,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要坚持人民至上,事事以利民为要。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作为党员干部,为民之责在于利民,凡事善于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去思考、谋划和处理,自然容易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以利民为要,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工作原则问题。当干部的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才能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懂得民生无小事,枝枝叶叶总关情。做群众最期盼的事,当群众最期盼的人,关键是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汇集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干成更多群众期盼的事情,以实际行动守好“人民的心”。(旗帜注释:分论点一:要坚持人民至上,事事以利民为要。一分为二进行展开。人民至上部分,采用“是为办”的思路,先点明了坚持人民至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用名言警句论证了“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最后以党员干部的身份提出了如何坚持人民至上,即“怎么办”。利民为要部分,依旧采用“是为办”的思路,先点明了利民为要是一个工作原则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用利民为要与人民至上的辩证关系论证了“为什么”要坚持利民为要;最后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怎么做提出了如何坚持利民为要,即“怎么办”。)
要坚持实干兴邦,时时以富民为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干来的精彩。”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实干。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不仅要体现出信念的力量,更要展现出实干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深怀爱民之心,又要善谋富民之策,更要力行为民之举。在富民惠民的道路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设身处地地考虑群众疾苦,夙兴夜寐地满足群众所需,专心致志地服务群众所愿,振奋精神热心做事,殚精竭虑专心谋事,久久为功耐心干事,无私无畏公心处事。要学史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旗帜注释:分论点二:要坚持实干兴邦,时时以富民为重。本段没有一分为二进行展开,而是整体采用了“是为办”的思路。先解释共同富裕“是什么”;然后用邓小平同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分析了“为什么”要实干兴邦;最后以党员干部的身份提出了如何实干富民,即“怎么办”,此部分所占的篇幅较大,为典型的策论文结构。旗粉们要注意其与议论文的区别,在大作文作答时,正确选择文体。)
要坚持创新驱动,处处以福民为归。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非创新无以为进,非创新难以破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利益诉求中展现新作为,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新科技方法,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服务品质,一以贯之地坚持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地激发创新伟力,在更加精准地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更加有力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立新功。(旗帜注释:分论点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处处以福民为归。仍采用“是为办”的思路,先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解释福民“是什么”;然后结合“两个大局”、“国之大者”,创新驱动呼之欲出,即“为什么”;最后以党员干部的身份提出了如何创新福民,即“怎么办”。)
要坚持发展导向,始终以安民为本。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安民之要,重在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其喜恶,为其服务,使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作为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在为民服务中解决难点成就亮点,在破解难题中填补盲点找准突破点,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以实际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旗帜注释:分论点四:要坚持发展导向,始终以安民为本。仍采用“是为办”的思路,先用名言警句阐释安民的重要性,即“是什么”;然后论证了发展与安民的辩证关系,即“为什么”;最后以党员干部的身份提出了如何安民,即“怎么办”。)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力行、贵在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践行初心使命,既是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具体要求,也是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生动表现。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岗位诚心诚意办实事,把握时机尽心竭力解难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果,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旗帜注释:结尾首句回扣到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学史力行;然后用总书记的讲话金句总结概况文章核心;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措施和目标,起到了点题升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