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践证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开头点明主题,随后从“主旋律”、“坐标系”、“动力源”三个方面论述了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紧紧依靠人民,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本文最终的落脚点是发起号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的小康接续奋斗。

为了人民的小康接续奋斗
人民论坛网 (2021年08月22日)
日前,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该片通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历史影像以及生动的百姓故事,阐释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全面展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是一部启智增慧、凝心聚力的生动教科书,激励着我们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旗帜注释:文章以央视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开头,引出本文的主题。《人民的小康》呈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辉煌成就,立体的展现了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切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实践指南,激励着我们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激励着我们为了人民的小康接续奋斗。)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主旋律”。小康是人民的小康。***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党员干部要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带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干工作,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主旋律”。首句先点明本段主旨,然后通过引用***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小康是人民的小康,号召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第一位,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坐标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的小康》以人民为笔,细致勾画出小康生活的面貌:唐宗秀的新衣服、发展成为小康示范村寨的湘西十八洞村、在 5000 米海拔实施的剖宫产手术……中华大地上建成的小康社会,是覆盖领域全面、“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覆盖人口全面、一个都不能少,覆盖区域全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实实在在的成就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当作为、接续奋斗,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坐标系”。首句先点明本段主旨,然后通过唐宗秀的新衣服、发展成为小康示范村寨的湘西十八洞村、在5000米海拔实施的剖宫产手术等例子进一步印证了建成小康社会是实实在在增进人民福祉的,给群众带来了稳稳的幸福。接着号召党员干部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当作为、接续奋斗,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是脱贫摘帽后下一阶段的目标,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一切始终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坐标系”。)
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动力源”。千年小康梦,百年奋斗圆。人民的小康,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在小康。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我们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并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伟大历史任务,靠的是紧紧依靠人民,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重聚民力、汇民智,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始终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方向标”,始终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作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旗帜注释:分论点三: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动力源”。首句先点明本段主旨,然后对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进行说明,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也是紧紧依靠人民。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坚守人民情怀、回应群众呼声、努力担当作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最后一句再次呼吁,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旗帜拓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2021年2月10日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总书记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书记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