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面对天灾,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体现出了亿万人民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爱国之志和中华民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从磨炼品质、涵养情怀、铸就意志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大家要从“平凡”中汲取“非凡”的精神力量,并就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旗粉们可注意积累对策方面的表述,运用到笔试和面试中。
近期关于中国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内容均属于热点话题,旗粉们要加强此类素材积累。

从“平凡”中汲取“非凡”的精神力量
《人民论坛》(2021年08月08日)
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模范事迹还在不断感动着全国人民,河南特大暴雨灾情中不断涌现的英雄事迹再一次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什么是中国精神。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以自身行动讲述着一个个非凡的故事。伟大的“非凡”来自普通的“平凡”,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从“平凡”中汲取“非凡”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旗帜注释:首段通过列举两个例子,引出了“中国精神”这个话题。随后话锋一转,指出“非凡”来自于“平凡”,并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号召,汲取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境界。)
在平凡中坚守,磨炼脚踏实地的鲜明品质。伟大来自平凡。刚毕业的医学生于逸飞,膝盖跪烂,脚被划伤,白大衣沾满了血和泥,坚持跪地六小时救起了十余人;一个不知名的民宿老板,坚持开放50家分店供人们避难;无数消防救援人员星夜驰援,坚守到危险退去……在灾难面前,最动人的风情,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伸出了善意的手,用平凡又可贵的坚守释放了人性的光辉。最伟大非凡的成就,始自平凡的力量;最震撼人心的感动,源于脚踏实地的坚守。这些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其事迹可学可做,其精神可追可及。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引领者,须得以他们为榜样,不做华而不实的“空想家”、亦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而是要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坚守岗位,甘心潜绩。要坚持以身作则,想在深处、抓在实处,干在苦处,做到吃苦受累不言苦,有能有为不张扬,扎扎实实打基础,在平凡的坚守中创造不凡的成就。(旗帜注释:本段从列举具体事例着手,引出“最伟大非凡的成就来自平凡;最震撼人心的感动源于坚守”,随后表明这些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即要做“实干家”。旗粉在写作中注意多举例子,既能让文章更丰满,又能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在坚守中奉献,涵养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无论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还是在防汛救灾中默默贡献自身力量的一个个普通人、一个个组织、一家家企业,他们吃苦不怕吃亏,受累不怕受气,流汗不怕流泪,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牺牲奉献,用切实行动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团结,在于至善。与此同时,他们也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要拜人民为师,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拜人民为师,就是要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学习人民团结奉献、勇于担当负责的可贵精神,要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担当不减、责任不移。(旗帜注释: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本段通过一系列的例子,阐释出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团结,在于至善”,随后号召党员干部要“拜人民为师”。)
在奉献中升华,铸就坚强无比的精神意志。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精神意志就是抵抗灾难的“第一序列武器”。正是凭着一股子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气神,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靠的正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在这次防汛救灾中,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成大我,体现了无私奉献、勇敢担当、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奋进新征程的路上,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积极担当作为,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既要甘当无名英雄,也要勇做开路先锋,始终在生死考验中不改其志,在功名利禄上不动其心,在千难万险前不阻其行,以非凡的成就守好人民这座“江山”。(旗帜注释:本段开篇明义,指出精神意志是对抗一切困难的“第一武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才能以非凡的成就守好人民这座“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