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每逢大小的购物节,不一定下单消费,但营销短信一定收到不少。特别是在“618”“双11”等促销时段,狂轰滥炸的营销短信更令人不堪其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于2021年6月11日召开行政指导会,警示电商平台企业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本文以营销短信治理为主题,先对事件背景进行介绍,提出要不断扎紧依法治理营销短信的制度篱笆的观点,接着综合分析治理营销短信取得的显著成效与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而提出治理营销短信的两项对策,即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与相关主体加强自律,最后回扣主题。文章逻辑清晰,论证手法多样,对策丰富,旗粉们可作积累运用。

治理营销短信要见实效见长效
《人民日报》(2021年07月29日)
“限时降价,满99再减30”“买会员季卡,即可领79元红包”……如今,许多人的手机,都经常接收到这样的营销信息。不久前,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电商平台企业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旗帜注释:首段介绍背景事件。先以信息具体内容引入,指出营销信息泛滥这一现象。接着提出工信部对电商平台企业的相关要求,强调要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引出治理营销短信这一文章主旨。)
通过短信进行营销,前提是征得用户同意。然而,许多商家在未取得注册用户同意的情况下,高频度推送商业营销短信,已经触碰法律法规红线。早在2015年,《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在修订稿中,拟进一步明确“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今年起施行的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彰显出对“安宁权”的重视。陆续推出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扎紧依法治理营销短信的制度篱笆。(旗帜注释:本段论述短信营销的违法违规性。以2015年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今年起施行的民法典均对短信营销进行明确规定来进行举例论证,接着提出观点:要不断扎紧依法治理营销短信的制度篱笆。)
以营销短信为主的垃圾短信,一直是监管部门打击治理的重点,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的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166025件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057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治理违规推送营销短信,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变化。比如,一些平台随意改号,使得垃圾短信更具隐蔽性,增加了监管和溯源的难度;一些不法分子借以发送虚假营销信息的“伪基站”,成为滋生电信诈骗的“温床”。这些现象客观上要求治理手段不断升级。(旗帜注释:本段先论述打击治理营销短信取得的显著成效,以数字的对比加以论证说明。进而论述治理违规推送营销短信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列举平台随意改号、滋生电信诈骗等两个事例进行论证,强调治理手段还需不断升级,为下文提出对策做铺垫。)
治理营销短信要见实效见长效,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践中,许多商家和平台违规收集、买卖用户的电话信息,并通过第三方平台发送营销短信,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斩断违规营销短信背后的利益链,既要从源头上加大对非法获取、过度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要以码号资源为抓手,对码号资源授权发放设置更严格的条件与流程,加大对发送端口的检查力度;还要压实电信运营商的责任,严厉打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设备制造商也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监测、防范拦截等机制,帮助用户免受垃圾短信侵扰。同时,用户也应当提高警惕,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旗帜注释:治理营销短信的对策之一:既要短线突击更要长线施效,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从政府、设备制造商、用户等三类主体的角度分别提出建议。政府要从源头上非法获取、过度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等行为打击力度/要以码号资源为抓手,加大对发送端口的检查力度/要压实电信运营商的责任;设备制造商要建立预警监测、防范拦截等机制;用户也应当提高警惕,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效规范营销短信,需要有关机构重拳出击,也离不开相关主体加强自律。事实上,违规发送营销短信禁而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商家将其视作门槛低、成本低、收益高的营销手段,但营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突破法律红线。更要看到,营销不是“硬销”而是“助销”,讲究触达率更应讲究转化率。以夺人眼球的短信狂轰滥炸,忽视用户体验,难言转化效果,反而可能扰人安宁、惹人厌烦,效果适得其反。在这个意义上,平台和商家等主体更应切实尊重用户权益和消费体验,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将选择权还给用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信赖。(旗帜注释:治理营销短信的对策之二:有关机构重拳出击,相关主体更应加强自律。先分析违规发送营销短信的原因、消极影响,接着提出对策,平台和商家等主体更应切实尊重用户权益和消费体验,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数字时代,安宁不被侵扰、隐私不被侵害,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多措并举、多方合力,管住营销短信,还用户一片安宁,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旗帜注释:尾段回扣主题。先提出安宁不被侵扰、隐私不被侵害这一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接着概括性提出治理营销短信的对策,再度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