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我们要从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文聚焦“回顾光辉历程-汲取奋进力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时俱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分别对应主题,由此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目标。
文章论点论证方式较为丰富,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及各阶段特点较为详细,取得的成效和宝贵经验,都可作为素材积累,用于笔试和面试中。
《光明日报》(2021年6月22日)
回首奋进路,百年正风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百年接续奋斗,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要从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旗帜注释:开篇点题,以***生态文明思想引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提出要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中心论点。)
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时俱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旗帜注释:分论点一)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1972年我国派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机构,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旗帜注释:以时间顺序论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来说明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接轨国际、立足国情,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污染防治思路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旗帜注释:本段论证了我国立足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再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的转变,以此论证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思想新举措,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旗帜注释:本段围绕进入新世纪党的新思想新举措,同样用以论证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旗帜注释:本段围绕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引出下文取得的成就。)
一是战略谋划部署不断加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其中一个。
二是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调整。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向污染宣战,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四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数十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具体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申请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旗帜注释:主要围绕我们取得的成绩进行论述,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旗帜注释:分论点二)
在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些宝贵经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旗帜注释:过渡段,引出下文我们取得的成效,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经验的要求)
一是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旗帜注释:本段以总分结构展开,提出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观点,并从为什么怎么办展开论述,提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二是坚持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从发出“绿化祖国”伟大号召到提出“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形成***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展现了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所取得的创新理论成果。尤其是***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勇作***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旗帜注释:围绕坚持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进行论述,从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创新理论,说明党的创新理论对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1972年北京官厅水库发生水污染事件后实施我国第一项治污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全面开展“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到21世纪初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国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作为环保人努力的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旗帜注释: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论述,以时间顺序列举了我国防污治污,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实例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提出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作为环保人努力的方向。)
四是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诠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从索取资源不考虑环境换取发展,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发展与环境问题矛盾激化,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旗帜注释:围绕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展开论述,以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历程来说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统一的,提出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五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从“32字”环保工作方针、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到生态环境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1979年环境保护法颁布试行,到基本形成覆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核安全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从1984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到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必须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旗帜注释:围绕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展开论述,以时间顺序列举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例子来说明,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的,提出我们必须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六是坚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一贯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已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从早期的环保理念、技术、资金等“引进来”为主,到后来双向交流互动,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环保技术等“走出去”日益常态化。我们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公约义务,有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旗帜注释:围绕坚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展开论述,从我国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双向交流互动,提出我们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公约义务,有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