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这几年,我国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百姓身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明显增多。但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及部门对当地母亲河、母亲湖保护和治理不力现象仍然存在。所以,我们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既有深厚物质基础也有怡人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聚焦“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这一话题,采用了典型的“是为办”和“总分总”结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要求。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依旧是遴选考试的重点。旗粉们要深入学习,特别是一些最新的表述,如: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人民日报》(2021年05月21日)
滋润一方土地、养育沿岸百姓的“母亲河”“母亲湖”被人们深深眷恋,成为故乡记忆的重要载体。(旗帜注释:文段用“母亲河”、“母亲湖”来开头,既给人带来亲切感,又为下文引出“碧水”作了铺垫。)
这几年,随着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全面推进,随着河长制、湖长制在全国推开,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百姓身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明显增多。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长江干流近年来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2020年1—12月,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3.4%。可以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旗帜注释:文段主要介绍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相应的做法旗粉们要注意积累,规范表述;成效主要用数据说话。)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正在8省份进行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及部门对当地母亲河、母亲湖保护和治理不力现象仍然存在。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布的情况,江西南昌市有关部门对生活污水管网建设重视不够,据测算,去年南昌每天超过50万吨生活污水未收集直排进入城市河道、湖泊和赣江;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东河,致使东河水质恶化为劣Ⅴ类;广西崇左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6.7%,在黑臭水体整治中敷衍应付,上报国家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的5个池塘有4个被填平……这些典型案例暴露了一些地方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让人们看到了治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旗帜注释:文段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布的江西南昌、云南保山、广西崇左的事例来“举例论证”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明确要求“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在云南洱海边殷切叮嘱当地干部“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到要求让山西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总书记多次视察河流湖泊,做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实施,确定10条、238项有力措施,并逐一落实到具体牵头部门及参与部门,政府、企业、公众形成合力,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旗帜注释:文段是总书记关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些重要部署和要求,旗粉们注意学习积累。还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一重要文件。高屋建瓴,指出了“为什么”要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情况说明,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同时,水污染防治还存在着问题和短板,一些地方发展过程中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水污染防治在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加强水污染防治,需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需要扎实做好源头管控,特别是对排污企业加强监管,促使排污单位落实治污主体责任;需要倍加重视保障生态用水,把生态用水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满足重要水体的生态用水底线需求。(旗帜注释:文段开始阐释如何加强水污染防治,即“怎么办”。对策很具体,非常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旗粉们可以积累下来,用在类似的案例分析题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要求。接下来,我们更应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母亲河、母亲湖永葆生机活力,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旗帜注释:文段再上一个高度,从水污染防治联系到了民生福祉以及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成既有深厚物质基础也有怡人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旗帜注释:结尾总结升华,再次点明主旨,呼应主题--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成既有深厚物质基础也有怡人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