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近年来,随着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日益流行,促进了在线理财教育行业的兴起,相关市场空间也快速拓展。然而,在线理财教育火热的背后,却潜藏着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等问题,值得警惕。
本文沿着在线理财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结构展开,采用了常见的“主客观分析法”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虽然普遍,但由于涉及的话题很热,所以旗粉们仍然需要加强学习,常用常新,举一反三。

推动在线理财教育规范发展
《人民日报》(2021年05月10日)
“每天15分钟,告别死工资”“悄悄学理财,惊艳所有人”“比起没钱,贫穷思维更可怕”……最近,一些以理财知识普及、投资者教育为名的在线课程广告在社交平台频现,吸引了不少渴望学习投资理财知识的消费者。然而,在线理财教育火热的背后,却潜藏着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等问题,值得警惕。(旗帜注释:文段用三个常见的“在线理财教育广告”来开头,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而”笔锋一转,引出了在线理财教育背后存在的问题,为下文作了铺垫。)
近年来,随着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特别是年轻人,更渴望以投资理财的方式获得工资之外的收入,期待通过培训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投资理财能力。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万余家“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日益流行,公众对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在线理财教育行业的兴起,相关市场空间也快速拓展。(旗帜注释:文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述了在线理财教育火热的原因,即“为什么”--主观上是人们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对理财知识有迫切的需求,对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客观上是短视频平台日益流行,在线理财教育行业的兴起,相关市场空间的快速拓展。在分析原因时,“主客观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一般适用于单一主体,旗粉们注意灵活运用。)
在线理财教育受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重视理财、参与理财的人变多了。正规机构通过合理设置的在线课程提供投资理财教育服务,为公众便捷获取理财知识提供了平台和渠道。然而,一些机构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比如,有的理财在线教育机构打出了“9.9元10天理财课”的广告。据媒体调查,“9.9元”其实是相关机构故意放出的“诱饵”,目的是诱导消费者后期缴纳更高昂的进阶课程费用。再比如,有的机构违规承诺,消费者学成后可以获得高额的理财收益。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曾明确表示,从来就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个别机构在培训时只强调收益、对相应风险只字不提,不能不让人质疑,消费者能否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旗帜注释:文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对首段提出的一些在线理财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进行了进一步论证,论证有力且更有说服力。“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写作方法,旗粉们要注重常学常新,在行文困难的时候,它可以用来救场哦。)
在线理财教育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涉及互联网、金融、教育等领域。有效规范在线理财教育行业发展,亟待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例如,由相关部门对理财在线教育机构的资质进行备案或者审核,明确课程内容设置、师资信息公示、教学行为规范、投诉举报机制等,要求从业人员应充分了解金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拥有金融、财务等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提供培训时,应明确培训机构必须以显著的方式提示消费者理财风险,不得推荐购买具体理财产品或进行理财营销。短视频、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理财教育课程的审核责任,不能对不当内容“一推了之”。(旗帜注释:文段开始阐释如何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来推动在线理财教育规范发展,即“怎么办”。对策很具体,还结合了之前存在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旗粉们可以积累下来,用在类似的案例分析题中。)
投资理财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财富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理财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公众来说,在渴望获得理财知识的同时,也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学习,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不良商家的“套路”。全社会共同努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久久为功,用好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才能不断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更好增进百姓福祉。(旗帜注释:
文段先从公众层面提出了推动在线理财教育规范发展的相应对策。结尾总结升华,再次点明主旨,呼应主题--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推动在线理财教育规范发展,更好增进百姓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