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求是网》,2020年3月25日)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旗帜注释:开篇用金句开门见山引出建设数字乡村对于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的重要性,接着用“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例子来说明,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
这些年,各地政府部门、数字企业等为数字乡村建设投入了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城乡数字鸿沟较大,数字乡村建设地区不平衡、要素支撑较弱、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性不强等问题依然不少,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何在数字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旗帜注释:此段为过渡段,介绍了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引出主题“如何在数字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其中城乡数字鸿沟较大/数字乡村建设地区不平衡/要素支撑较弱/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可以作为素材积累。)
总的来看,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需要战略谋划,更需要精准施策、对症发力。(旗帜注释:此段总结上两段,开启后段,同时引出分论点,从战略谋划、精准施策、对症发力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第一,要加强各层级规划的全面衔接,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融入相关规划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是首要任务。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既有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相关规划和文件基础上,可考虑制定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及可实施细则,做到与顶层设计的有效衔接、与不同区域发展的协同配套,确保数字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旗帜注释:从规划方面提出对策,采取总分结构,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方案细则,确保科学规划、全面衔接)。
第二,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为建设数字乡村筑牢基础。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亟待解决标准化这个难题。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出台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推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这些标准仅局限于农业本身,是行业的局部标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整体建设还较为滞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相差较远。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作为数字乡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制任务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在数字乡村建设初期阶段尤为重要,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强对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技术标准等,又要有科学的时序安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更好满足数字化标准的普遍要求和在农村地区的特殊诉求。数字乡村标准的制定主体必须是多元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互联网平台等都应参与标准的制定,从而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旗帜注释:本段围绕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进行论述,首先点明数字建设难题,接着说明我国做出的努力,但是仍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相差较远。接着再次强调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机制,和主体多元化参与等措施,从而确保标准的“三性”。)
第三,要发力农村“新基建”,提升数字乡村振兴效能。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应着力提升农村“新基建”发展速度,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此外,还要重视完善农村地区与新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递主要普及乡镇地区,进村的快递网点普及度仍然不够,这对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对农村地区而言,智能快递柜等是实现非接触式服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议在农村地区推动智能快递柜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要看到,农村传统基础设施仍然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创造条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特别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旗帜注释:本段围绕农村“新基建”提出对策,先提出论点: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接着提出要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再写到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方向:一是加快发展速度,二是完善新技术配套的基础设施。通过列举农村快递网点分布不足,提出加设智能快递柜来进一步说明;三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重点突出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
第四,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新技术、新业态的叠加推进作用。这些年,正是借力“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脱贫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构建和完善开放的数字农业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特别要关注的是,眼下互联网新业态——直播电商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播电商突破了地理界限,农户和乡村企业即可成为主播,进行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等即可成为直播间,能够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助推乡村振兴。今后要继续用好这些新业态,推动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把“助农兴村”活动当成经常性工作来抓,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动力。(旗帜注释:本段围绕新技术、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来展开,由时间顺序展开,首先说明这些年正是借力“互联网+”才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接着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要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接着提到一个新业态-直播电商,论述了通过“直播电商”来“助农兴村”,利用优势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动力。此段要注意过渡词的使用,让文章行文更顺畅。)
第五,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数字化水平和能力。这是数字乡村建设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发挥各级政府作用,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当前尤为重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人才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动他们广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要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农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旗帜注释:本段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出如何引才、育才,从鼓励人才下乡、调动积极主动性,加大培训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具体可行,可作为案例分析中的措施积累)。
旗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
本文以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战略为背景,围绕如何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来行文,全文以总分结构进行展开论述,以“为什么-怎么办”为写作脉络,主要从战略谋划、精准施策、对症发力三个层面来论述,问题阐述到位,对策有可操作性,非常适合用于案例分析之中,同时行文逻辑清晰,金句颇多,案例素材丰富,可作为旗粉们备考乡村振兴专题进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