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展现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2021 年 03 月 10 日)
全国两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GDP 目标凝聚广泛共识。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中国以今 年 6%的底线增长目标,向世界表明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决心和 信心。(旗帜注释:本文开篇简洁明了,先交代两会召开背景, 引出政府工作报告 GDP 目标: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 紧接着点题,表明 GDP 底线目标的意义,是表明我们是有底气和 信心的,这也为全文定下基调,说明中国经济展现了光明的前 景。)
把 6%作为底线增长目标,体现了一种底线管理思维,意义 在于封住下限、不设上限,这就给经济增长托住了底,也为结构 性改革留出了空间。敢于设置底线指标,这本身就体现了自信和 底气;善于进行底线管理,则体现了娴熟的宏观调控艺术。因此, “6%以上”的增长目标充分考虑了必要与可能、已知优势和未知 风险,是可行也是稳妥的,体现了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底线思维。 (旗帜注释:本段主要讲明把 6%作为底线增长目标的意义所在, 体现的是一种底线管理思维,考生可注意学习如何从现象中提炼 下出本质,并运用理论加以解释,其中“敢于设置底线指标”“善 于进行底线管理”的行文句式可积累。)
从更长远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表中仍然 保留了 GDP 指标,这是因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对于我们这 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经济 增长目标可以引导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条线向着一个具体 增长目标努力,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 共同预期与发展合力。同时,“十四五”规划对 GDP 指标以定性 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有利于更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 类风险挑战,增强发展的灵活性,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 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旗帜注释:本段主要阐述设定 GDP 底线目标的长远意义,从思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一方面表 明了从国家层面来说,保留 GDP 指标由我国国情来决定的,必须 要设置经济指标,促进经济发展但另外一方面以定性为主,隐含 定量,不以单纯的数字论英雄,表明了政策制定的灵活性,也表 明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就今年而言,实现“6%以上”的增长目标,我们有信心更有 基础。今年 1—2 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32.2%, 其中出口增长 50.1%;2 月份电影票房 122.65 亿元,创造全球单 月单市场票房纪录。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后 劲大,正如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所言:我们能够 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提出的目标任务。更 应看到,“6%以上”不仅是一个总量目标,也有着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在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热议通过 5G、人工智能等赋能千行百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求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且就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科技自立 自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旗帜注释: 本段承接上两段,在说明为什么要设置“6%以上”的基础上,更 进一步从今年实际出发,讲明我们有信心实现目标,接着举例子 进行论证,其次引用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的话,表明“6%以上”不 仅是一个总量目标,也有着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 然后聚焦两会话题,引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段中由点及面的写 法值得大家注意。)
“6%以上”的增长目标里,还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中国能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得益于 有效的疫情防控,这背后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和“一 切依靠人民”的力量源泉。“6%以上”的增长将是散发着民生温 度的增长、惠及千家万户的增长。“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 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越来越成为广大代表 委员的共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一张民生清单,覆盖了教 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民生领域;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草案 20 个主要指标中,有 7 个关乎民生福祉。给人 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能够更好 体现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形成更可持续的内需基础。(旗帜注释: 本段与上段并列,主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角度来说明。首先结合我们为什么能确定这个目标,因为我们坚持“人 民至上、”抗疫精神,其次设置家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是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力措施,接着结合今年的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了“民生清单”,举例说明 20 个主要指标中,有 7 个关乎民生福祉,也是表明民生的分量,最后进行总结,说明 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和形成内需基础。可见作者的行 文功力,一句话讲指标与“新发展格局”中扩大内需联系起来, 可谓是不见理论,处处有理论的引子,考生们在写大作文的时候 要学会化用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古人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中 国经济增长将在 6%的底线上取得更好成绩,为“十四五”开局 起步打下坚实基础;放眼长远,“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行稳 致远,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旗帜注释:结 尾点题,总结全文,6%的底线目标不仅可以为“十四五”规划开 好步,又可以保证实现高质量发展)
旗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 ,今年政 府工作报告提到。在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个经济体 经济不明朗的背景下,设定 6%底线增长目标体现了中 国推进经济复苏的信心和决心。本文开门见山点明论 证的观点是“通过设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来体 现中国经济展现光明前景在” ,首先提出观点,接着 从底线思维来进行阐述,随后又从句子本来的含义, 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剖析,接着立足于今年实际, 由点及面引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落脚到民 生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上。全文逻辑结构清晰, 既有并列又有递进,特别是以点带面的写法值得旗粉 们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