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赋能,促进社会治理良善 《光明网》(2021 年 1 月 24 日)
***总书记指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形式主 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种状况 必须改变!”2019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 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把 2019 年作 为“基层减负年”a。2020 年 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关 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 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优良作风狠 抓工作落实,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推动社会治理重 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 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 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 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因此,减负和赋能是促进基 层社会治理良善的基本思路。(旗帜解析:开篇点明党中央 高度重视减负赋能工作以及减负赋能的过程。(1)明确把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 明确了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本段概括了减负赋能的背景,并 引出下文减负和赋能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良善的基本思路 这一主题,衔接自然。)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基层减负赋能的方式方法, 出台了一系列基层减负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另一方 面,放权赋能仍显不足。为基层减负赋能需要从源头上改变 问责督查机制,避免技术反噬治理,完善基层的责权利平衡 体系。(旗帜解析:本段说明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基层减负赋 能的方法,虽然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针对实际情况, 下文中提出了解决措施。) 为基层减负赋能,需要避免问责督查泛化,建立并落实 容错纠错机制(旗帜解析:措施一:避免问责督查泛化,建 立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问责制被纳入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 严治党的治理框架。问责机制是当前保证基层各项责任落实 的有力手段,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当问责制度与 “硬指标”相结合时,便会出现各种异化的后果,“审批事项 出了问题,把仅负责录入系统的雇员推出来凑数”“为了完成 5 个案子的指标,街道办纪委书记在犯错的普通党员身上追 加处分以完成任务”等等。在更多引起热议的新闻报导中—— 山西部分教师放假后 AA 制聚餐被批评,湖南某教育局办公 室有零食被通报,河南某医护人员丢弃半个馒头被通报为“四 风”表现……“泛化问责”展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 而基层干部作为承担基层大部分事务的主体,也是“泛化问 责”的最大受害者。(旗帜解析:本段说明了问责制度的现 状,用简短的三个例子突出“泛化问责”存在的问题。问责制 度虽然存在但是当问责制度与“硬指标”相结合时,结果往往 不尽如人意。“泛化问责”暴露出的问题,使基层干部成了最 大的受害者。) 为基层减负就要守住问责边界,“一刀切式”“凑数式”“欺 软怕硬式”问责都是问责机制简单化、随意化的表现,带来了 形式主义的再生产,破坏了正常的治理生态,还会导致“多做 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消极心态,消耗真正实干家的 热情和心血。拒绝绑架式问责,需要尊重历史、尊重实情, 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 ,将其与实践结合,也需要强化正 确的政绩观,问责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应该成为捆绑治理 的理由。(旗帜解析:一些错误的问责方式加重了形式主义, 破坏了正常的治理生态,导致基层干部出现了很多消极心 态,消耗了真正实干家的热情。面对这种不正确的问责方式, 我们应该怎么做?此段相当于是提出了“泛化问责”的危害, 同时又提出要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 避免问责督查泛化,认真落实容错纠错工作机制极其关 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 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 能干成事,保护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正确实施容错机制应 该保证其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 并举,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容错”需容可纠正之错, “容 错”是前提和基础, “纠错”是目的和意义,只有两者相辅相 成,才能促进基层工作良性循环。容错纠错机制与合适的问 责机制并举,共同维护权力的规范运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 的减负赋能。(旗帜解析:避免泛化问责的关键在于认真落 实容错纠错工作机制。要认识到问责只是手段,负责才是目 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容错纠错机制与合适的问责机 制并举,坚持权责对等,依规依纪,实施精准问责,既体现 力度、又体现温度,既防止问责不力、又避免问责泛化,真 正做到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为基层减负赋能,需要避免技术反噬治理,建立技术治 理的使用边界(旗帜解析:措施二:避免技术反噬治理,建 立技术治理的使用边界) 信息时代的开启,让众多科技手段进入社会治理范畴,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 术大规模的、无处不在的数据应用正在重构基层社会的基础 结构和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也指出,应 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加强和创新 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不同社会群体的沟通交流,凝 聚社会共识,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以科技支撑社会治 理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即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统筹推进大数据、云计算 和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运用,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 效能、不断提高现代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旗帜解析: 本段总说科技手段进入社会治理范畴后的重要作用以及我 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技术) 技术治理不仅能够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可以 推动基层社会协调自身的治理行为。比如政府服务热线、网 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等作为基层治理的技术手段,都有较为显 著的收效。在北京市,依托政府服务热线的“接诉即办”机制, 2020 年全年受理量突破 1103.94 万件,环比增长 55.24%,解 决了 304 万件民生问题。(旗帜解析:技术治理在基层社会 中的应用。政府服务热线、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平台的出现, 极大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水平,解决了基层为民服务“最后一 公里”问题。例子在精不在多,很多考生在写文章时喜欢举 大量实例,篇幅较长,过于啰嗦,本末倒置就会事倍功半, 旗粉应当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 技术手段的初衷是服务社会,但也需要避免技术反噬治 理。电子政务作为技术治理在信息时代的新表现,在提高政 府管理和决策水平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投入了巨大的 人力物力,据《2020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提升至全球第 45 位。但技术 的投入也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依赖不断加强,其形成与强化带 来了政府职能过重、行政成本过高、社会空间发育不足的矛 盾,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必须达到的网格管理指标考核, 既耗费了基层人员的工作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滋生。 (旗帜解析: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分析问题中我们应该辩证 地来看待。技术手段既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依赖也会造 成很多后果,比如政府职能过重、行政成本过高、社会空间 发育不足、耗费基层人员工作精力、助长形式主义滋生等) 为基层减负赋能,需要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完善基层的 责权利平衡体系(旗帜解析:措施三:建立干部激励机制, 完善基层的责权利平衡体系) 责权利互相挂钩,明确责权利能够使基层干部了解具体 的责任内容、权力范围和利益大小,也能规范行事主体的运 行规则,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根据责任赋予该主体完成 其责任所必需的权限,最后根据该主体的责任完成情况分配 各自应得的利益。(旗帜解析:明确责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该 如何明确责权利) 长期以来,基层处于责权利严重不对等的状况,表现为 属地责任边界无限扩大,而权力与利益与之并不匹配。责权 利的不对等导致基层成为“万能政府”,也是“无奈政府”,责 任无限大,但并未给予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权力,以及相应的 利益激励。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 治理的意见与法规,并通过街道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如何推动 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沉,这些改革举措通过权力下放、资源下 沉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的权责失衡问题。相比而言,当前 对于基层干部权力边界和职务责任的监督问题力度较大,而 干部激励制度建设相对不足。(旗帜解析:基层所面临的的 问题:权责严重不对等。基层政府权小责大、有责无权已成 为共识,基层政府成了“万能政府”、“无奈政府”。独立行政 权(如行政许可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等)的缺失使 基层执政能力越来越弱。而在权力越来越小的同时,承担的 责任却越来越大。孙悟空只有一个紧箍咒,可是到了基层, “一票否决”却如一道道紧箍咒泛滥成灾,使乡镇干部处处如 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被追究责任。由于基层承担了一些不 明不白的责任,却又不能真正负责,损害了政府形象,而手 握实权的相关部门却不承担任何责任。碰到疑难问题, “法 律手段不好用、行政手段不敢用、经济手段不能用、思想教 育手段不管用” ,仅有的办法就是召开各种碰头会、调度会、 协调会,分析情况、研究对策,然后“一无权,二无钱,全 靠嘴皮搞宣传”。所以解决基层责权利不对等问题迫在眉 睫。) 激活基层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去监管和考核,更 应该考虑到约束和激励并重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干 部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发内生性动力。首先要重 视示范激励效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 为广大干部提供现实经验,推动形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革新激励考核评价机制,综合政治考察和工作绩效, 注重动态管理和结果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正向标 准,也标定反向底线。还要明确传达组织关怀,健全荣誉表 彰制度,增强干部的荣誉感、获得感,形成敢于担当、踏实 肯干的整体风貌。(旗帜解析:激活基层干部的主动性与积 极性更应该考虑到约束和激励并重的问题。牢牢扭住为基层 减负这个“牛鼻子”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活广大基层 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干部队伍就 能轻装上阵,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1)重视示范 激励效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形成良好氛围。(2)革新 激励考核评价机制,不仅仅以年度考核作为唯一标准,注重 动态管理。(3)加强组织关怀,实施有效的和具有针对性 的激励措施。) 基层减负与赋能是推动社会治理改善的一体两面的举 措。减负不是减责,赋能也非谋私,而是为了广大基层干部 从形式主义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激励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 实干导向。(旗帜解析:总结概括,基层减负与赋能是一个 推动社会治理改善的重要举措。)
旗语:***总书记指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 根针” ,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 耗费大量精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把干部从一些 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 来,就要切实做到为基层减负赋能。本文立足于为基 层减负赋能,促进社会治理的角度,针对当前基层治 理中问责泛化,技术反噬、权责不对等问题,从落实 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建立技术治理的使用边界、建立 干部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十分具有针对性, 旗粉们可直接积累背诵,并运用于案例分析和策论文 写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