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起高质量发展的雄安标杆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1 月 18 日 )
迎着新年的曙光,雄安站“上线”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 开通。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 50 分钟,大 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 19 分钟可达。“轨道上的京津冀”,跑 出了新的加速度。(旗帜注释:举例子方式开头,引人入胜,通 过雄安站“上线”运营,北京至雄安新区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的 例子说明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最后一句进行总结)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 区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中华大地。短短几年时间,雄安 新区从规划设计阶段转入工程建设阶段,一张蓝图转变成了一张 张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雄安站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开工建设 的第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经过建设者两年拼搏,雄安站如期 建成,开始迎送八方旅客。上个月,雄安新区容东片区 G 组团 安置房及配套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今年 6 月具备入住条 件。北京支持建设的三所学校已开始内外装修,一所医院开始主 体结构施工。在新区近 300 个工地上,10 万多名建设者一手抓 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努力为打造“雄安质量”贡献力量。 一个个挺立的塔吊,犹如一支支彩笔,勾勒着雄安的城市骨架, 描绘着雄安的美丽未来。(旗帜注释:本段通过总分总方式列举 实例说明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建设取得的成绩,“2017 年 4 月”、 “短短几年时间”等时间连接词简短有力地说明了雄安速度。紧 接着分述雄安站、安置房、学校、医院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后 一句总结。)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 历史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诞生于新时代,展现的是新时代改革 开放的精神风貌和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担当。绘好 “雄安画卷”,高标准规划设计是“起笔”,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是“着色”。在设立后两年多时间里,雄安新区一直在埋头做规 划,力求“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世 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十六个字为雄安新 区规划和建设标定了时代高度。当前,雄安新区规划体系、政策 体系等顶层设计工作基本完成,重点片区和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展 开,新区面貌几乎一天一个样。从交通水利设施到公共服务配套, 从千年秀林到安置房,新区建设者们正在托举起一个日新月异的 雄安。(旗帜注释:本段指出雄安新区是历史性战略选择,首句 点题。全段围绕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来具体分析论证,采用 先评价后例证方式) “看得见”的雄安,体现在工程建设有力有序,体现在城市 面貌光彩动人。“看不见”的雄安,也在新区各个角落循序铺展。 雄安站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工程施工 可以精确到每一寸钢筋的使用。在容东片区 B1 组团安置房六区 27 号楼,监理人员检测一处墙体的钢筋机械连接处的外露螺纹 丝扣,显示外露螺纹仅为 1 丝,符合小于 1.5 丝的标准。探索智 能建造的创新意识和严把“一丝一毫”的质量意识,为打造雄安 质量、树立新区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不久,雄安新区管委会 正式印发《河北雄安新区居住证实施办法(试行)》和《河北雄 安新区积分落户办法(试行)》,这标志着雄安新区深化人口管 理服务制度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创新发展 要活力,雄安新区已经驶入了改革创新的快车道。(旗帜注释: 上段主要论述“看得见的雄安”,本段论述“看不见的雄安”, 列举“智能制造”、“人口管理服务制度”等例子来说明雄安新 区在“软件”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改革。) 国家大事,必作于细;千年大计,只争朝夕。近几年,全国 各地的建设者怀揣梦想来到雄安新区,在一片平地上建设一座新 城。有人追忆,当初雄安站还是一片寂静的原野,如今崛起的是 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车站。“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一批建设者完成了使命任务,又一批建设者接过施工图,一脉相 承的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是无愧未来。展望明天,雄安将以 其拔地而起的姿态、驰而不息的状态,还赠人们独属于新时代的 惊艳。(旗帜注释:本段总结全文,追忆雄安的昨天,展望雄安 的明天,对雄安的美好未来进行憧憬,相信雄安新区会开创属于 新时代的惊艳)
旗语: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 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短短几年时间,雄安新区从规 划设计阶段转入工程建设阶段,一张蓝图转变成了一 张张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本文是一篇评论员文 章,先通过举例子方式总结列举雄安新区在高铁、学 校、医院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接着从“历史性战略意 义” 、 “看不见的雄安”两个方面对雄安新区高质量 发展进行论述,最后一段对雄安未来进行憧憬。该文 列举了大量雄安新区建设实例,对旗粉了解雄安新区 建设发展情况很有帮助,另这些例子还可以用到“高 质量发展”相关文章中,旗粉要注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