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展现广阔前景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12 月 23 日)
“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飘香。”在田野,在水乡,在 林原,在山川,观赏景色、领略民俗、体验民宿、享受美食…… 近年来,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乡村休闲游的发展可谓数量与 质量并重、口碑与口袋双赢。纵观现在的文旅市场,乡村休闲游 正在成为一股新潮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 33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 8500 亿元。不再是农家乐、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而是开展创意设计、 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不只是自 然风光、休闲度假等传统开发,而是挖掘文化体验、生态涵养、 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价值。既顺应了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的趋势, 也满足了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需求,乡村休闲游展现出了广阔 的市场前景。(旗帜注释:开宗明义指出乡村休闲游的发展情况, 用数据论述其庞大的市场,用比较式的排比句说明其丰富的业态 与价值。全段采取总分总的格式,让读者对乡村休闲游的现状有 了一个大体且全面的认知。从全文逻辑来看,本段回答了“乡村 旅游的现状如何”这一问题,为后文陈述乡村旅游的前景做铺垫。) 乡村旅游市场欣欣向荣,得益于转型升级的机遇,也蕴含着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内在动能。有的地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 人文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打造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 旅游产品和线路;有的地方着眼游客体验,在“吃、住、行、游、 购、娱”等要素上下功夫,有力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 发展。从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到乡村特色产业相继涌现,从 乡村新型服务业稳步增长,到农村创新创业明显提升,乡村休闲 游日益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旗帜注释:本段阐述乡村旅游的重要经济意义,扣文题,即广 阔前景之一,便是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本段同样采取总分 总的结构,中间列举了两个地方开发乡村旅游的做法,段末指出 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逻辑清晰,结构明确,值得考生 借鉴。) 放眼长远,乡村旅游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如果说增收就业是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直观收益,那么倡导文明风尚、促进生态涵 养、优化基层治理,就是不容忽视的潜在效益。甘肃兰州分豁岔 村通过开展崇礼明信、移风易俗、家风建设等活动,让游客在感 受风景美的同时还能感受内涵美、文化美、精神美;浙江湖州余 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卖品牌”, 最终走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四川成都 战旗村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融为一体,促进农村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 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旗帜注释: 本段阐述乡村旅游的潜在社会效益,即还有哪些前景。本段同样 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了三地做法,段末指出这是推进美 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渠道。与上一段行文结 构类似,对文章的整体逻辑做了补充,体现出了广阔前景的广阔 之处。) 推动乡村旅游“美丽蝶变”,也要克服发展中的问题,解决成 长中的烦恼。现实中,有的地方大拆大建、一哄而上,还存在不 少同质化现象;有的村子经营粗放、管理混乱,让游客的体验不 佳;有的地区旅游季节性明显,难以形成可持续性……这说明, 发展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一方面,要补上出行难、停车难、如厕 难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质;另一方 面,也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乡土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 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 牌,从而既能回应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也能更好承载展现 乡村风貌、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旗帜注释:本段是典型的策 论段,在前文广阔前景的基础上,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建议。本段的核心论点和分论点值得借鉴,因为这些现象 也是目前诸多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均可以 借用。)
旗语:“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全新的突破口,不仅可以减少城乡差距,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更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农业农村部连续多年举办“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的四季推介活动。11月24日,2020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推介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举行,农业农村部发布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60条精品路线和187个精品景点,为城乡居民推荐冬日休闲的好去处。本文行文逻辑清晰,先讲现状,后讲前景,最后提问题,每段的段落结构也很明确,可借鉴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