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4日浙江省纪委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纪检监察和审查调查岗位)
考武时间:2019年2月24日8:30到17:30,中问提供盒饭,14 :30后可交卷;考试不得使用通讯工具,但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稿查重率不得高于20%。
第一题
学习赵乐际十九届中纪委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分组讨论会上。请起草书记参加分组讨论时的发言稿,内容主要是对工作报告的评
价。字数要求800到1000。分数50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时政热点与领导讲话的写作。
【参考答案】
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九届三次全会工作报告的发言稿
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是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几大精神、坚定不移挂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纪
检监察干部,要将学习中纪委十九届三次全会工作报告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习践悟,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深封内涵,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好管党治党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学习中坚持做到:
自觉担负“两个维护”重大责任。“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在政治态度、政治立场上,体现在实际行动、实际效果上。一方面,把自己摆进去,自觉在党中央领导下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及时向党中央或上级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另一方面,把政治监督作为职责根本,强化践行“四个意识”,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确保全党令行禁止。
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坚持定位同监督聚焦,责任同监督压实,力量同监督倾斜,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注重谈话和函询相结合,加大对函询结果抽查核实力度,推动形成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这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住,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认真执行党纪处分条例,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监督发现,精准量纪执纪。
持续深化监察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构建全面、规范、严密的调查程序体系。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要分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对派驻机构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
量。深化纪检监察机构改革,要注重整合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
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要突出政治过硬,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工场,把对党忠诚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实际行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其他各方面监督,严格约束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第二题
收到有关环保厅副厅长某某的问题线素,一是某公司巨额行贿,多次通融帮助企业排放标准相关审核;二是有7套房,与收入不符;三是单位某某是其情妇;四是其妻子炒股市值近2000万。
问题:根据四个线素。问如何初步核查,讲思路?本题无字数要求(有3200个字数格子),50分。
【参考解析】
本题考察遴选考生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条件符合后,确定要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核查组,履行审批程序。
初步核实工作必须严格工作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对涉及副厅长某某的问题线索,省纪委执纪审查室要研究拟核查的重点人、重点事、突破口、取证的主要方法和路径,分别提出了初步核实的办理意见,写明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问题线索来源、反映的主要问题、拟开展初核的理由和方式等内容;制定了开展初步核实的工作方案,列明核查组成员组成、核查的主要问题、主要工作思路和步骤、主要核查措施、相关纪律要求、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核查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初核准备工作
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扎实有效的初步核实工作能够前移调查重心,对相关证据及时加以收集、固定、保全,有利于把握办案的主动权,增强调查的隐蔽性,为案件调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深入分析筛选线索,准确选择突破口。收到有关环保厅副厅长某某的问题线索后,办案人员要认真分析研究相关线索、材料,根据线索的重要性、可查性、真实性、客观性等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对相关线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遵循“对涉案金额求准不贪大,对犯罪事实取精不取多,对证据获取先书证后言证,对知情人走访宜近不宜远”的原则选定初核突破口。
2、准确摸清初核对象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在梳理线索的同时,办案人员要在不惊动初核对象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
地摸清副厅长某某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个人、家庭的基本情况,社会关系、兴趣爱好、身体状况、财产情况等,并将所了解的情况与反映
的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根据初核对象的个性特点、生活阅历等对线索的客观性、可信度、可查性进行理性分析,对工作重点、方向及方式方法形成初步判断,做到“百战不殆”。
3、强化布局意识,制定周密的初核方案。一要确定调查重点。明确需要查清什么主要问题、查到什么程度、需要获取哪些证据等。二要明确调查方式。根据线索特点、性质、保密需要、缓急程度决定是单刀直入明查还是隐藏意图暗访,是外围获取证据还是与相关人
员谈话,是全面铺开还是重点突破。三要精心组织调查组。根据案件需要及办案人员特点科学合理配备案件初查组,并对组内人员进行
合理分工,做到整合优势,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四要做好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初核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针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好应急预案,
明确责任,落实工作。
二、要注重方法,强调灵活,充分运用办案技巧
(一)谈话技巧
谈话技巧的核心,在于打乱谈话对象的心理平衡和稳定,造成其一系列分析判断的失误,使其不自觉地进入办案人员控制和影响的范围,束手就擒,交代问题。初核阶段,谈话对象多是知情者、受害者或行贿人,他们或者害怕初核对象打击报复,或者与初核对象有着共同利益,往往存在思想顾虑,不愿配合。因此,初核阶段的谈话必颈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深入剖析对方的动机和顾虑,牢牢掌握谈话对象的心理动态,反复讲清政策出路,用足用活谈话技巧。常用的谈话技巧有:
1、敲山震虎、侧面攻击。利用谈话对象胆战心惊和做贼心虚心理获得突破。
2、利用矛盾、各个击破。针对多个谈话对象之间的矛盾及谁先谈清问题谁占优势的心理进行分化瓦解。
3、先发制人、以快制胜。针对前期准备不足的谈话对象,力争在其实施反调查活动前速战速决。
4、循序渐进、顺藤摸瓜。在查办一些有据可查的案件时,获取线索后,有步骤地按由证到人、由人到案的次序进行谈话。
5、声东击西、示假隐真。为了防止暴露谈话的真正意图,通过制造假象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
6、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对案件关键性的问题或情节,要善于分析案情,选准突破口,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予以突破。
7、含而不露、点而不破。当谈话进入思想动摇阶段,对交代问题犹豫不决,而办案人员对证据掌握较少,案件进退维谷时,可通过抛出少量证据迷惑对方,使其误认为证牵己全部被掌握,迫使其交代全部问题。
(二)外围取证技巧
初核阶段的外围取证工作要灵活运用隐蔽手段、虚实结合、迂回渐进、顺藤摸瓜、欲擒故纵、有的放矢、长期经苣、适时出击等技巧,
重点突出“秘、走、精、变’四字方针。“秘”,即秘密开展初核,应注意隐蔽身份、意图和手段,尽量不甫动初核对象,缩小知情人范围。“快”,就是针对初核对象大多文化层次及社会地位较高、反应敏捷、社会关系复杂、通讯手段便捷等不利因素,从着手初核到决定立案要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违纪证据,核实错误事实,并迅速形成初核材料供领导决策。“精”,即精心选择线索,做到目标明确,力戒草木皆兵。初核范匪要小,事项要单一,取证要简单易行,可信度要高,要严谨细致,更要实事求是。“变”,即对于初核方案不可机械操作,要做好应急预案,及时汇报初核进展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变应变,且变在对方之前。
初步核实过程中,核查组经批准可采取必要措施收集证据,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要求相关组织作出说明,调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收入、房产、投资、家庭成员等),查阅复制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查核资产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鉴定勘验。如果需要采取技术调查或者限制出境等措施,纪检机关在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后,交有关机关执行。
初步核实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核情况报告,列明被核查人基本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办理依据及初核结果、存在疑专、处理建议,由核查组全体人员签名备查。承办部门应当综合分析初核情况,按照拟立案审查、予以了结、谈话提醒、暂存待查,或者移送有关党组织处理等方式提出处置建议。初核情况报告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必要时还要向同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