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旗谈】
(2019.04.15)
今日话题:最近,一位奔驰女车主维权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车主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新提66万奔驰车,还没有开出4S店大院就出现发动机漏油,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免费更换发动机,车主被逼无奈到了4S店维权讨说法。现场维权视频在网上不断发酵,引起巨大反响。为了平息该事件,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随后向媒体反馈,已经和车主达成私下和解。
但随后车主向媒体证实,并没有得到来自官方的任何沟通和消息,事件并没有解决。4月13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已成立由工商、质监、物价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在调查该车辆在销售前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已对车辆进行封存。
4月13日,人民网、央视、新华网等多家官方权威媒体介入报道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打破持续沉默的态度,声明称已派出工作小组至西安就该事件与客户直接沟通。
对于此事,大众反应强烈,对此您怎么看?
“一旗谈”六名学员精彩发言集锦
学员1
西安奔驰事件已经持续发酵多天,引发了舆论场的强烈关注。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可以分很多个几个层次来讨论的。 首先最直观就是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车主所遭遇的卖方以次充好销售产品、出现问题推诿推责、维权投诉无门等问题,是线下众多消费者都遭遇过的问题。为何当下屡屡出现“维权难”,这背后反映的问题是很值得深思的。
政府部门缺位监管的原因:首先在于行政效率低下。消费者如果借助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仲裁机构,往往维权时间长、精力消耗大,且效果不一定让人满意。其次,惩罚力度弱。中国现行的法律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还是较弱的,这也就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为所欲为,肆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反之也增大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量。最后,监管缺位。为何这么明显的侵权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无人关注呢?
对应的解决方案:一是强化立法,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对违法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增加成本约束。二是引入社会力量,通过第三方等平台,提高处理消费者侵权事件的效率,让被侵权的消费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出口。三是加强监管,相关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在事前,主动监察、主动监管,不要让不良的消费市场侵蚀了中国消费者的心啊。四是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发展,让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优化产品、提升服务,打破一家独大、店大欺客的现象。五是营造诚信社会的氛围,将企业违法侵权行为纳入信用档案,在税收、贷款等方面予以规诫,让守信者尝到甜头,失信者尝到苦头。六是企业要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七是个人要敢于正当维权,倒逼消费市场更加健康。
十九大报告说,要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的消费者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素养都大大提升了,人们期望一个更加公正、透明、舒适的消费环境。前一段中国主流媒体都在探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仅仅意味着商品的种类更加丰富、质量有所提升,也标志着消费者所享受的服务更加完善,消费维权的途径更加便捷有效。中国未来要想在经济上持续依靠消费带动,就必须深刻反思中国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积极回应消费者的美好期待,这才是长久之道
(运用主体因素法,分析了事件当中各个主体应当采取的措施。内容较全面,和当前理论热点热词结合较好,结构再稍加梳理,用词再精准一些,则会是一篇好文章!)
学员2
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反映出企业存在唯利至上、漠视消费者权益及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维权道路不通畅的问题。 当前营商环境不够好、功利主义风气盛行、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消费者不懂不敢不想维权等原因都为某些不良企业“暗箱操作”、“发挥余热”提供了机会。
为了让消费者在今后能够放心消费,确保拉动经济的这辆“马车”稳健行路,首先,政府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激发企业活力,又要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动协同配合,对不诚信、“店大欺客”等行为予以惩戒,还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消费者维权的“最后一公里”变零距离。其次,企业当树立诚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立足长远发展目标,把为民服务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宗旨。学习华为等优秀企业的企业精神,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规范市场行为,矗立行业标杆。最后,消费者应养成文明维权习惯,碰到不公平的交易事件,应积极主动站出来发声,与企业平心静气沟通协调,协调不力,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让政府、企业和社会听到维权之声,同时避免发生冲突,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发言言简意赅,表述流畅,用词准确)
学员3
类似"西安奔驰车"事件,在国内早已不是个例,之前还有"本田机油门","丰田刹车门"等等,只不过当时的维权车主没有"有效"的吸引到如此多媒体的关注。
本事件中女硕士车主一步步陷入4S店的陷阱,最后无奈采取极不符合身份的方式来维权,可怜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发酵到已不得不露面的时刻才介入调查。汽车销售企业无奈之下才做出回应。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该事件,每一件有影响事件发生都会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1、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并细化汽车三包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案促法。
2、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主动作为,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做事后诸葛。
3、汽车销售企业应紧紧抓住诚信经营这个生命线,应意识到随着消费者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还靠对法律法规"断章取义",打擦边球的方式糊弄群众迟早要被消费者摒弃。
4、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崇尚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对不法不规商贩说不。
(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建议,框架清晰,若能结合当前理论热词,加以细化完善则会更好)
学员5
一个普通的维权案,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最终形成一场全国性的事件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4S店方面:1.名目众多的收费项目,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为整个事件埋下了隐患,2.问题产生后4S点处理问题不积极,不主动给事件发酵创造了条件;消费者方面:1.维权途径不畅通,是导致这次事件的又一重要原因,2.买方与卖方地位不均等,买卖过程中存在一些霸王条款,使消费者吃了不少哑巴亏,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监管者方面:1.消费者维权途径不畅通,政府管理缺位。
(多角度分析了事件迅速爆发的原因)
学员6
其实,可以效法4S店做法,用其他法律途径维权,比如广告法,以提供商品的实际检测情况与广告宣传相对比,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当前政府在下足功夫做的是,简政放权,简化职能部门执法权限,优化营商环境,如拼X多等商业平台会越来越兴旺,但并不一定是优化购物环境。优化市场服务,还是要回归市场,只要大家管好自己的钱袋子,用市场行为教育缺乏诚信的不良商户,生活会更加美好的。倡导理性消费,根本途径还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其实现在没有大锅饭、没有免费午餐了。
(对市场机制作用比较看重,对政府的作用认识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