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讲述了一个简单朴实的故事,影片中的爷爷给城里的儿子打电话,孙子也接了电话,爷爷就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要佩奇!大山沟里信号不好,电话就这么断了,老人就在村子里开启了寻找佩奇之旅。这个过程,是充满喜感的,老爷子一口的方言,一脸的朴实,一路的探寻,都把我们深深带入到父母辈的生活画面之中。


A当事人及事件说明
导演张大鹏: 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有想到偏远山村的农民伯伯,他们很少有时间跟家人团聚,由此触发了灵感。就是希望通过短片承载电影的灵魂:对家人的关心。价值观挺简单的,就是老人对孩子隔辈的爱,虽然他很固执不愿意使用智能手机,对于现在信息的沟通不太掌握,但是他用自己的笨办法也把这个事情做出来了。同时在城里的家人对这样老人的关爱也是忽略的吧,形成了一个挺现实主义的东西,也没有要特殊强调的东西。把它放在农村,其实现在不用手机的老人也不太多了,但也会有的,虽然短片中的老人是属于极端情况,但故事嘛,也需要这种极端情况。短片里的老人不用智能手机,所以这么小的事对他来说很难。
B-网友评论集锦
琪琪:感觉很感动,不仅是我儿子看佩奇,也不仅仅是这个微电影深入人心,他们口中的方言味,就是我老家的人说的方言,不仅听着温暖,又令我怀念啊!
芳华:虽然是广告,但是仍然感受到了老人对子女深深的爱,多陪陪他们吧!
从善如流:《啥是佩奇》,关于这个问题,城里人应该都不难答上来——以一头粉色小猪为主角的动画片。于是,大家都不问《啥是佩奇》了,转而在问《啥是佩奇》为啥火了?这种迅速形成病毒式传播,靠的是啥?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用“温情”戳中了大家内心深处的柔软。虽然是条广告,但是我看完泪流满面。
C-官方评论
人民日报谈《啥是佩奇》非商业广告 不是消费贫穷
网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975228294789390&wfr=spider&for=pc
人民网《啥是佩奇》 为啥刷屏,导演和专家答疑
(网站: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121/c1013-30580293.html)
光明日报《啥是佩奇》一夜爆红说明啥
(网站:http://v.ifeng.com/201811/video_27018834.shtml)
人民网《啥是佩奇》朋友圈刷屏 看完笑着笑着就哭了
(网站: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21/c14677-30580006.html)
D-小旗评
《啥是佩奇》之所以能够让网友笑中带泪地看完,是因为在年关将近的特殊时刻,找到他们情感的“最大公约数”,触碰到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5分多钟的短片流淌着最朴素的爱,跌宕的情节,高能的反转,皆大欢喜的结局,引起了观看者情感上的共鸣。
视频反映出来的是隔代人之间的感情桥梁,这座桥梁横跨城市与农村、祖辈与孙辈、尽管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沟壑,但吹风筒做的佩奇,却成功的拉近了爷孙之间的距离,是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
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发生在今天大量的中国家庭中。尤其是那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他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乡村到城市的跳跃,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与父母之间开始存在沟通障碍。两代人的生活理念、方式都不同,互不理解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古往今来,多少诗篇都为亲情书写。它是我们民族文化最深层的基因,是我们心底最柔软、最珍贵的部分。以此为根脉,生发出美好的家庭伦常、道德观念和情感取向,最终构筑起我们须臾不离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
这种情感没有远去。在一位留守山村的老年农民,以及一位以动漫为伴的城市孩童之间,通过佩奇为纽带,他们在情感世界里得以联结。这份朴素而浓烈的情感,也在祖孙三辈人之间得以传承。推而广之,这部短片令无数人热泪盈眶,激活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得以体验价值、文化和情感共同体的洗礼,这正是艺术作品的力量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