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各种“伪养生”大行其道,但相当多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由于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最近曝光的“权健”事件,再度折射出保健品市场的乱象。(权健事件:12月25日,丁香医生发布《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以小女孩周洋之死,控诉权健“在帝国的食物链里,参与者不仅搭上钱财,更有人烧伤、致残,甚至丢了性命”。文章一出,随即引起轩然大波。12月26日凌晨1时30分,权健官微发布“严正声明”,称@丁香医生发布不实文章,利用互联网搜集的不实信息,对权健进行诽谤中伤,希望对方“立刻撤销该稿件并刊登道歉声明”。12月26日8点40分,丁香医生做出回应:“不会删稿,对每一个字负责,欢迎来告”。权健事件持续发酵至此,已占据百度、微博、知乎等各大热搜榜单。26日11点13分,澎湃新闻连续发文报道,人民日报转发,整个事件迎来了爆发,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舆情沸腾。27日,人民日报天津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集团展开调查。2019年1月13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束某某(即束昱辉)等16名犯罪嫌疑人,经审查证据材料,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并讯问犯罪嫌疑人后,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依法作出批准逮捕。
A当事人及各方说明
1.丁香医生谈曝光起因:最初有急诊科医生向我们反映,接诊过权健火疗烧伤事故。”在看过图片后,就产生了最初的疑问。
2.丁香医生谈曝光过程:整个调查取证工作花去了2个月的时间,其间还参加了权健在天津的招商培训大会。此外,针对整起事件,走访了当事人一家与诊治周洋的主治医生,也参考了多起火疗事故、经销商传销案等涉及权健的司法判决文书。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翔实的证据链,才最终决定曝光。文章发布后,已于第一时间对搜集证据进行了证据保全。
3.丁香医生谈曝光原因:表示并非是针对权健这一品牌,只是通过案例,让公众知晓事实。
4.国家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7日上午称,已经关注到了有关权健集团的消息,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当天下午,天津市进驻权健的联合调查组,则是由市场监管委、市卫健委和武清区等相关部门组成。
5.天津市新闻办微博称:“记者从检察机关获悉,2019年1月13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经审查证据材料,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并讯问犯罪嫌疑人后,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B-网友及专家评论集锦
实事求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号称500亿的超巨公司,却被一篇文章就轰然击倒了…从权健的神迹,我们是否惊出一身冷汗:这行业发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愚公移山:不要说你牌子多响,你就最伟大英雄,只要触犯法律就要严惩,岂止保健品,还有诸如化妆品,生发产品等等,都是在忽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如今一些保健品企业的做法也在规避问题--他们不会将一些所谓的“疗效”印刷到产品包装和品宣上,但在下级人员传播过程中,却会纵容他们将产品的功效夸大甚至神化,但查处时企业却能撇开关系。
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目前一些保健品企业在销售环节上,除了传统的直销和会销等模式外,还会采取网络销售、微商等形式,这也造成这类可能涉及虚假宣传甚至造假的保健品企业,有关部门难以全链条监管。
C-官方评论
人民日报刊文评权健事件:保健品别随便“忽悠”成药
(网站:http://news.hexun.com/2019-01-07/195792112.html)
人民日报评权健事件:无论多响的牌子,只要触犯法律就要严惩
(网站:https://www.toutiao.com/a6643644133560812040/)
人民日报评“权健事件”:保健品别随便“忽悠”成药
(网站 :http://news.iqilu.com/china/gedi/2019/0107/4159235.shtml)
人民日报评论:权健风波 别拿生命开玩笑
(网站:http://news.ifeng.com/a/20181227/60211860_0.shtml)
D-小旗说
权健事件”引来舆论高度关注。在天津市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之后,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也已经于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同时,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疗养生场所、开展集中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专项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保健品销售的套路不断被揭开。该事件已经成为一场了解和认识保健品功效的公开课,给消费者、行业企业乃至监管部门以思考。小旗认为:
1.曾经如日中天的权健现在成了过街老鼠, 权健时只不过是行业的冰山一角,这一事件的浮出水面,也牵动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关注,曾经的神秘不再,这件事成为了消费者认识了解保健品功效的一场公开课,给消费者,行业企业,以及监管部门都上了一堂生动的保健课。
2.我们应该知道,保健品不是药物,也不能替代药物,现在很多保健品公司将保健品的功效宣传的神乎其乎,是很多正在接受正常治疗的病人放弃治疗,依靠保健品康复,打着亲情牌,售卖不良药,甚至还有多买多送这样的优惠活动来吸引人大量购买。保健品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现在很多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转变成了坑蒙拐骗,唯利是图的黑心产品。
3.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万能神药”,这应是一个共识和常识。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让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正常治疗;有的以免费体检、旅游、讲座等为幌子,打亲情牌推销产品;有的许以高额返现、多买多赚等承诺,设置消费陷阱骗取钱财……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变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工具,给病人乃至家庭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改善健康,决不能成为一门只顾赚钱的生意。
4.我们不排除有些良心企业,产品确实是对人的健康有作用,但我们药品打击那些将消费者生命财产置于一旁,只顾着埋头捡钱的那些不良企业,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这种歪门邪道也决不能代替科学大行其道。
5.我们需要提倡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这种朴素的情怀,决不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任何故弄玄虚、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都是对科学的曲解;任何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话”,都是对成功的歪曲。
6.我们必须强调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市场法则。无论是广告法还是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可以治病,严禁虚假宣传。事实上,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对此行为进行打击,去年以来就已破获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赃挽损超过1.4亿元。对企业而言,无论多大的规模、多响的牌子,只要触犯了法律、伤害了消费者,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给公众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