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本文紧密围绕“年轻干部也要晒晒秋”这一主旨,从春天(学习)、夏天(担当)、秋天(收获)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是一篇典型的策论文。文章有三大亮点:一是采用了比喻式标题“晒秋”,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二是语言优美,小标题工整对仗;三是短小精悍,“春天、夏天、秋天”的条理非常清晰。旗粉们要多学习本文的思路框架和写作方法,为大作文备考做好储备。
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紫莹的茄子……如果说大自然的秋色是一抹灿烂的金黄,那么晒秋便是金黄里缤纷的点缀,年轻干部也应在秋天晒晒一年的“硕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旗帜注释:首段先以排比句开头,辣椒、玉米、茄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色图;然后引题,从秋色引到晒秋;最后点题,年轻干部也要晒秋,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旗帜注释:文段为过渡段,引用了先秦荀子的《荀子·王制》中的一句话,释义: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件事都不丧失时机,所以五谷不断地生长而老百姓有多余的粮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春天耕好思想之“田”,把根扎在学习上。“人哄地一春,地哄人一年”。春天是催人奋进的成长期,只有在春天抢抓时节、躬耕不辍,才能在秋天破土成竹、蜕变收获。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要种下一粒“好种子”,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单位集中学、田间地头学,将金色的种子梦融进红色的家国梦中。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在工作岗位上结出累累硕果。(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在春天耕好思想之“田”,把根扎在学习上。文段采用了典型的“是为办”结构。先用一句谚语“人哄地一春,地哄人一年”阐释思想之“田”的本质,通俗易懂,即“是什么”;然后用“只有……才……”的句式论证了“为什么”要在春天耕好思想之“田”;最后是年轻干部如何把根扎在学习上,一方面要种下一粒“好种子”;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夏天施好担当之“肥”,把茎壮在实干上。“夏日始,耕耘时”。夏天是作物生长的旺盛期,只有经历七月酷暑汗流浃背的耕耘劳动,才有十月金秋硕果累累的满心欢喜。年轻干部要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心性,静下心来扎根基层、汲取养分,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要到基层的实际中了解实情,倾听群众的新期盼、新诉求、新声音,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在夏天施好担当之“肥”,把茎壮在实干上。文段依旧采用“是为办”结构,同样先用一句谚语“夏日始,耕耘时”强调担当实干的本质,即“是什么”;然后依旧采用“只有……才……”的句式,论证了在夏天施好担当之“肥”的重要性,即“为什么”;最后是年轻如何做到担当实干,一方面要身入基层,另一方面要心到基层,即“怎么办”。)
在秋天装满收获之“筐”,把果晒在成长里。“秋风起,晒秋忙”。秋天是翘首以盼的收获期,山间、房屋、晒架上,都是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晒秋”美景在各地上演。年轻干部要勇于突破思想的藩篱,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在“晒绩打擂”中争先创优。多晒晒“不足”,从全盘角度查找疏漏、分析原因,不断调整前进方向。多晒晒“成绩”,把优秀经验转化为新征程的强大动力,争做能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干部。(旗帜注释:分论点三:要在秋天装满收获之“筐”,把果晒在成长里。文段一脉相承,先用一句谚语“秋风起,晒秋忙”阐明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即“是什么”;然后描绘了一幅“晒秋”美景,即“为什么”;最后是年轻干部如何把果晒在成长里,分三个层次:一要突破思想的藩篱,二要晒“不足”,三要晒“成绩”,即“怎么办”。旗帜认为,文章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结尾,不符合遴选考试的要求。旗粉们在大作文作答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写出一个增添文章内涵、深化中心论点、升华文章中心的“豹尾”。)
B-金句背诵积累
1.在春天耕好思想之“田”,把根扎在学习上;
在夏天施好担当之“肥”,把茎壮在实干上;
在秋天装满收获之“筐”,把果晒在成长里。
2. “人哄地一春,地哄人一年”。
3.要种下一粒“好种子”,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单位集中学、田间地头学,将金色的种子梦融进红色的家国梦中。
C-出题方向预测
1.(面试题)《荀子·王制》有一句话: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建议作答时间5分钟。)
2.单位要组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研讨会,请你结合近期重点工作,写一篇发言材料。(1000字,35分)